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指它与时代同步、与实践同进的理论品质。辩证的眼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性前提 ;实践的推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现实动力 ;批判的本质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结构和社会结构中的人的关系都发生了改铸和重塑,促使统一战线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团结新的社会阶层是实现广泛团结的新领域,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监督者受谁监督”,针对这一长期困扰检察机关的命题,本文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制度构建的角度,分析现有监督制约机制的缺陷,比较当前各地改进模式的利弊,结合福州市检察机关的改革实践,提出并论证以融合监督性机制和制约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检务督察制度”。  相似文献   
4.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在提高认识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基层民主政治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对于基层民主的保障与促进作用,以改变执政方式为前提,确立以"共治"方式推进基层民主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田辉 《桂海论丛》2011,27(3):42-46
在实践思维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中的内在矛盾,又使得中国共产党将实践思维发展到创新实践思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到1982年是实践思维起主导作用;1982年到现在是创新实践思维起主导作用。体制创新思维作为创新实践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导逻辑。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只有立足于创新实践思维才能得到准确、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教育的任务是“人的培养”和“才的培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修养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政府职能转变的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如进行的五轮行政体制改革就有四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核心和重点。但是,职能转变收效甚微。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不成熟、社会组织发育迟缓、行政体制改革内动力不足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会转型期政府的二难处境导致职能转变受阻。我们必须根据我国所处的特殊转型阶段和市场的特定要求,决定“放松管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以及对“监管者”权力的监督。唯此,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平稳、有序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上存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二者都是在认识论角度论证,因此应引入价值论分析方法.国外存在客观的"排除合理怀疑"和主观的"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具体界定我国"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时,应当根据所要证明的罪行轻重,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经济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生力军。当务之急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结合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和对台优势,对内进一步放开,从立法、政策和制度上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公平的环境,同时,进一步推动闽台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部开发势头良好,效果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陕西应围绕发展理念创新,进一步提高战略的科学性;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围绕制度、机制创新,塑造有活力的微观主体结构;围绕政府职能创新,健全和完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争取中央政府对陕西发展的支持,以加快陕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