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7,(11):53-54
吴振坤在《理论前沿》2007年第10期撰文认为,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是解决社会不公的根本性、制度性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王晖 《工会博览》2006,(22):15-17
他,原本是反贪局特侦队长,曾经被评为“优秀检察官”,婚外与女医生缠绵。后来因违规担保,被停薪停职追还贷款;他,失去工作的同时,也失去了情爱。他抱怨社会不公,抱怨世态炎凉,更抱怨昔日的情人绝情不义。面对移情别恋的女医生携款失踪,他最终将自己曾经深受的女医生掐死怀中——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已成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特征之一。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司法不公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不仅侵犯了公众的合法利益,也放纵了违法犯罪,是对法律的不负责,败坏了司法机关的声誉,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研究探讨,寻求解决司法不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代就追求司法公正,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采取了相关措施。同时,中国古代又无法杜绝司法不公,其背后还存在深刻的原因。中国古代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司法公正理论,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一理论还与时俱进。早在西周时期,  相似文献   
5.
陈玉峰 《法人》2013,(11):64-66
作为“京城四少”的律师李肖霖,对于那些遭遇司法不公的当事人,往往充满了同情。看到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总是希望能改变这个现状,让所有人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2,(11):4-4
司法公信出了问题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是内外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司法公信萎靡的现实,我们不宜简化为主因、次因之论。辩证地看,内因或基础也好,外因或条件也好,都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的发生发展,既是自身运动的结果,也是既定外力施加影响的结果。就司法公信凸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而言,有司法者不公、不廉的一面,也有司法环境不佳、不利的一面,这两个方面各算各的账,不应混为一谈。讨论司法公信低落或缺失的成因,需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把内因或基础方面的事情归结为社会问题或司法环境不佳;二是把外因或条件方面的事情归结为司法自身问题或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7.
书讯     
《因父之名:蒙冤入狱十五载始末》作者:格里·康伦(爱尔兰)译者:钱峰秦虞定价:35元出版:2012年11月作者以亲历者与受害人的身份,讲述了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司法丑闻——"吉尔福德四人案"的来龙去脉,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在亲情支撑下与司法不公顽强抗争的动人画卷。本书可谓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当代纪实作品。  相似文献   
8.
杨兴培 《检察风云》2012,(13):58-59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对公权力的关注是成正比的,而对公权力的关注过程中,社会成员对司法公正给予了极大的期望。因为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睛雨表。所以当社会—旦出现司法不公,社会成员自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舆论汹汹,物议难平也是必然的社会现象,《尚书》早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之论断记载。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鲁军的文章,文章提出,诚然,面对种种社会不公、失德事件,每个人都有批判的权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批判,不能起而行之,社会风气如何好转?人人都相互猜忌、相互提防,友善又从哪里开始生长?甚至是,嘴里抱怨社会不公平,自己有机会一样找关系、走后门;心里呼唤依法办事,事到临头首先想到的不是诉诸法律,而是找熟人摆平;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官员不雅视频和照片、"房字辈"非正常房产、公款奢侈消费等腐败事实连续被网曝,在互联网上出现了部分仇"官"心态的情绪宣泄式围观现象,折射了干群矛盾的加剧。引发宣泄式网络围观官员腐败丑闻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干群利益矛盾激化,化解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消除干群之间合法性利益不公,即避免官员合法化谋求特殊利益的可能。只有消除了干群之间合法性利益不公,才能彻底消除民众对官员的不满情绪,才能使社会民众把追求公平的主要打击目标从官员群体上慢慢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