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宝富 《人民论坛》2012,(34):34-35
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以及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基础,与汉唐盛世的小农相似,面对这样的基础,如若进行激进的政治改革是不能没有风险的渐进式政治发展道路必将延续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既取决于决策集团的价值偏好、主观意愿,更取决于其所在的时空环境,即所谓"形势比人  相似文献   
2.
你说我说     
房价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利息、红利、房租等。在股市和房市价格高企的今天,这样的承诺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08,(6):38-39
各级政府积极落实中央调控政策,改善住房供给结构,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房价的过快上涨一定会得到遏制。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不少人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房价上涨应该会受到遏制。然而,事实上全国房价上涨之势依旧强劲。当前的房价到底高不高?房价还会不会一直涨?如何保障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既是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关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会上表示:经济适用房面向范围将从低收入者提升为中低收入者。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1,(6):16-19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与"十一五"规划相比,新提法、新部署、新亮点更多。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保障》2012,(Z1):52
盘点2011年,中央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力度继续加大,"三农"支出首次超万亿元,百姓在减轻税负、增加补贴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切实得到了实惠。在2011年1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明年中央财政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房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住房公正”.帮助中低收入者有能力购房.是政府住房调控的一种方式。经济适用房推出以来.理论界一直都在围绕它进行研究探索.有人认为经济适用房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地抑制了住房价格、实现了住房合理分配、给中低收入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也有人认为经济适用房并没有真正实现济弱救贫.没能从实际上给中低收入者带来切实利益.导致了双轨制和不公平竞争。应该说.经济适用房从产生到现在.它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在具体运作中也的确暴露出诸多的缺陷和问题.如郑州规划的经济适用房被违规建设成别墅.武汉经济适用房摇号出现6连号.北京26岁女孩梁静因盗卖回龙观小区40多套经济适用房而被立案审查等等.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无不给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适用房的历史合理性.重新审视它的使命与走向。  相似文献   
9.
已经广为人知的事实是,香港的住房供给,一半由市场完成,一半则由政府完成。港府用了半个世纪,投入巨大公共财力,让全港近一半人口安居,在中国内地中低收入者望房兴叹的当下,这一促进社会和谐的住房成就屡受褒扬。但若要深入香港社会,真实体验居住环境,切换不同的比较视角,结论就不一定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0.
秦海霞 《小康》2007,(3):55-57
在建设、交易过程中,政府税、费收入,占到整个房地产价格的50%~80%。国家应该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上面下功夫,让多数中低收入者有房住,而不是对整个房地产业进行打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