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埔》2013,(2):18-18
在驰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中,一些黄埔师生在指挥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本刊据史料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提供的资料整理出的将领名单(如有遗漏,敬请读者补充):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仙(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中将主任)第二十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南京中央军校教官)第四十二军军长:冯安邦(南京中央军校高教班二期)  相似文献   
2.
黄哲嗣 《黄埔》2013,(3):78-79
黄埔军校曾设分校于全国各地,长沙分校便是其中之一。北伐时期,蒋介石以革命势力日渐膨涨,军事人才仍感缺乏,乃于1927年2月10日在长沙筹办分校,3月10日任命石醉六为分校长,石醉六就职后,即在长沙小吴门外火车站设立分校。随即在湖南开始招生,定学额为一千名(内有皖豫两省学生各百名),分步、炮、工、政治四科,修业期间为一年,以后并入武汉分校。  相似文献   
3.
黄哲嗣 《黄埔》2011,(4):44-45
徽章是用以表示身份、职业、荣誉或用以纪念某一事物的特殊标志,它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笔者拥有一枚战干四团圆形徽章,其直径30毫米,厚度2毫米,铜质烤漆,边角圆钝,铜锈包浆自然,白底兰字,局部烤漆脱落,章正文"军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4,(2):149-149
正1935年1月29日,土城战役失利后,红军分3路纵队第一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此时,距离农历春节不到5天,但全军上下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为了执行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计划,红军主力与国民党川军苦战数回,战果甚微。川军顽固抵杭,中央军又尾追而至……所以,非但没有过节的气氛,全军上下还笼罩在一片失败的氛围里。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氛围,大年三十依然如期而至。2月3日(大年三十),部队行至叙永城外营盘山时,阳光恰好,而这营盘山上有一片橘林,又时值橘子成熟的季节,一派黄澄澄的丰收景象。走在前面的战士看到后顿时兴奋起来,喊道:"同志们,加油啊,到山上吃橘子去!"但立刻就被干部制止了,重申了群众纪律后,红军开始通过营盘山。有个小战士忍不住从地上捡了一个起来,立马遭到同志们的斥责。小战士无奈地掂了掂说:"嘿,不简单呐,肯定有6两多重。"说完,把橘子放下了。模范执行群众纪律的部队井然有序地前进着。这一幕被三军团四师政委黄克诚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漫山遍野尽  相似文献   
5.
正坊间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收藏界有"故纸精品,千金难求"之论,是指见证历史、存世稀少的珍贵资料。笔者曾在地摊的故纸堆中淘到一张《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附设黄埔中学聘书》,为民国卅三年制作,宣纸铅印,尺寸175×275mm,品相颇佳。聘约内容":兹聘庄树棠先生为本中学历史教员兼高一上级任,並订约如左(:一)聘期自民国卅三年二月一日起,至卅三年七月卅一日止。(二)薪金每月国币壹仟壹百陸拾圆整(外发食米)。(三)其他  相似文献   
6.
黄哲嗣 《黄埔》2011,(6):75
承蒙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廖宇阳(战干一团三期同黄埔十六期)先生老骥伏枥,亲笔来函(由《黄埔》杂志社刘主任转与笔者),与笔者商榷《从一枚徽章说战干四团》(《黄埔》2011年第四期)一文。在此,笔者谨向廖老致以晚辈真诚的敬意。笔者现参阅来函和《战干》期刊及战干团师生回忆文章,依"亲历、亲见、亲闻"多说并存之原则,将小资料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奎 《党史文汇》2013,(6):35-41
1938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以阳城为中心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中共晋豫特委(1939年1月改称"地委"),组建了以唐天际为司令员的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通称"唐支队"),在敌后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9月至1939年,胡晓琴在阳城担任县委书记。其间,正是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也是对敌斗争极为复杂严酷的时期。作为晋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与腹心之地,阳城无疑是斗争的焦点地区。  相似文献   
8.
红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前夕,项英、陈毅分别被委以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之职,留在南方领导游击战争。他们由此经历了一生中最艰苦的三年时日。三年里,他们无时无刻不是在敌人的"围剿"中度过的。接连的军事失利和敌人在老百姓中施行恶毒的"保甲连坐"法,使他们的生存和活动空间急剧萎缩。为了保存自己,只能"整年整月  相似文献   
9.
赵廷楠     
《黄埔》2012,(5):47
赵廷楠,男,1924年出生,88岁,山西岢岚人,民革成员。1940年在陕西西安考入中央军校第七分校。1942年任第二战区西北实业公司公务员。抗战胜利后在山西大同市口泉镇协助家中料理经营自家煤矿运营。1950年参加北京市卫生局市政三公司行政管理工  相似文献   
10.
1937年2月25日,元宵节,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上午10时许,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刑场,四名五花大绑的"特殊"死囚被依法处决.说这些死囚身份"特殊",是因为他们是当时震惊海内外的"民国第一越狱案"的几位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