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接到成克杰的上诉书、成克杰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书,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成克杰案进行审查。经过阅卷,询问上诉人,听取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2.
法之 《支部生活》2005,(6):42-43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报案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并且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在记录事故情况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对属于前款规定情况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3.
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是适用死刑最基本的要求.保障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程序不合法的案件依法不适用死刑,是每一个案件承办人最基本的责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判处死刑的问题。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但如何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第二款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实践中,公安机关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以及自报身份尚未查清的犯罪嫌疑人的侦查羁押时间总是以身份不明为由随意计算。对于故意不讲真实姓名、住址的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无可非议,但对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犯因身份不清而任意对其关押并不妥当。因而,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公诉机关以某一罪名对某被告人提起公诉,但法院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却认为被告人不构成公诉机关所指控的罪名而是构成另一罪名。在此情况下,法院是否有权变更起诉所指控的罪名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作明确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6条第1款第(二)项规定:“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  相似文献   
6.
2020年9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华医大司法鉴定中心涉嫌虚假鉴定情况后,广东司法局依法立案并开展调查。经查,广东华医大司法鉴定中心严重违反司法鉴定程序,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依法给予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于2020年12月22日对该中心作出撤销登记的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7.
8.
董月清 《内蒙古检察》2005,(5):20-24,15
我国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为提高诉讼效率,增设了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设立,确保了诉讼效益的提高,保证了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大量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的轻微刑事案件得到迅速的处理,防止司法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和不当的司法拖延。但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简易程序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弊端,未能有效地发挥程序分流的功能,立法意图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在这种现状下,我国亟需完善现行简易程序,从而达到提高诉讼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惩治     
《中国监察》2013,(22):35-35
福建省屏南县启动直杳快办机制,要求对事实清楚的机关效能投诉,由受诉人员直接办理;对情节较复杂、问题较严重的投诉件,由效能投诉中心组织调查组,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限办结的,可适当延长时限,最长不能超过15个工作日。  相似文献   
10.
案例:王某与刘某在谈恋爱时,向刘某借款5万元,当时双方对借款利息和归还期限没有明确约定。两人婚后,由于感情恶化,刘某遂向王某索要借款,未果后,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王某欠原告刘某借款5万元至今未还,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该借贷关系行为发生在原、被告结婚前,借款并非用于婚时夫妻财产购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