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晖 《廉政瞭望》2014,(6):54-55
爱“数落”官员,却又受追捧 廉政瞭望:你常常在给官员的讲座上语出惊人,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微评     
《创造》2012,(5):13-13
▲5月8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个“村级市”挂牌仪式如期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举行,附近15个村子响应要求加入“两辛庄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这不叫改革,这是瞎胡闹……那先改了完法的规制,让全国60多万个村长都成为市长,或者干脆叫某某国,村长全叫国王不是更威风?!  相似文献   
3.
曾勋 《廉政瞭望》2018,(12):50-51
陕西佳县县城对面的山头叫白云山,白云山上有一个白云观。白云观不是由于建在白云山而得名的,而是因为修庙观时,山顶上常常有白云缭绕而得名。6月中旬,于建嵘“游荡”至此,对这样的道教名观,平素他是一定要去参访的。但是一个电话,让他决定不进观了。原来,一名从佳县走出去的“成功人士”是于建嵘的朋友,得知于建嵘到了佳县,要联系当地的县领导接待。开始“在中国游荡之前”,于建嵘就立下了规矩,“不需要任何官方的接待。”  相似文献   
4.
近日于建嵘教授在倡导“微博打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禁止儿童乞讨”的主张,并且通过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相关提案、议案等方式,试图将这一主张转变为立法。于建嵘教授及其支持者的善良初衷是毫无疑问的,其所引发的公众对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再一次广泛关注,也必然会对我国儿童保护事业的进步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1,(2):56-57
据12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需要关注“社会新底层”。“社会新底层”这个群体成分很复杂,不仅有失地没有获得合理补偿的农民,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多位参与者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出台了将于全国两会期间拟交提案草案,从修改立法、完善救助等层面提出建议,以实现“全面禁止儿童乞讨”目标。据了解,该行动在各地愈演愈烈,不少反对声也随之而起,  相似文献   
7.
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我希望,不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影响政策制定的人,在关注街头乞讨儿童时要考虑以下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卢卫华 《传承》2011,(3):86-87
由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发起的"微博打拐"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包括央视在内媒体的密集关注,各路明星纷纷声援,公益组织"壹基金"也表示要资助建数据库和网友救助行动系统,  相似文献   
9.
生活百味     
《时代风采》2013,(6):32-32
《中国2013:关键问题》/吴敬琏 许小年 于建嵘 胡舒立 2013年,中国经济必将面临重大调整,公众有理由期待,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领导班子将会锐意改革。因应着中国的复杂情况,本书并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着意于摆事实、讲道理,  相似文献   
10.
杨涛 《人民政坛》2011,(3):28-29
据报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仅开博10余天,就吸引57万多名网民。截至2月8日,已经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已经被顺利解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