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清官廉吏,人们根据他们的事迹,以数字绰号、称号、雅号赠送给他们,以朴素的形式表达对这些清官廉吏的爱戴和敬仰。半鸭知县。清朝康熙年间,于成龙在担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廉洁自律,寸礼不纳,安于清贫。一次,于成龙的儿子千里迢迢从老家来探亲,在返回家乡时,于成龙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给儿子。  相似文献   
2.
王毅鸣 《前进》2014,(10):61-62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州(吕梁市离石区,其出生地现划入方山县)人。他生活于明清改朝换代的战乱动荡之世,44岁出仕广西罗城,至67岁病逝于江宁(南京),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始终以勤政爱民、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为政精神,刻苦廉洁、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人格风范,深得广大民众的爱戴和康熙帝褒赞。  相似文献   
3.
王毅鸣 《前进》2011,(1):32-35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吕梁离石区,其故里来堡村今划入方山县)人。作为清代社会优秀官员的代表,在清朝一代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看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后。十分感动,心里有好多话要说。  相似文献   
5.
史源 《政策瞭望》2007,(4):56-56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末贡生,清顺治末年(1661年)谒选出仕,20年间从知县累升总督,三次被举“卓异”。无论“七品芝麻官”还是封疆大吏,无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鱼米之乡,于成龙清正廉俭,始终如一。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相似文献   
6.
晴天 《侨园》2014,(2):22-23
2013年8月31日,国际影星成龙低调回家乡芜湖认祖寻亲,与他同父异母的两个亲哥哥见面。至此,关于成龙不认亲哥哥的传言不攻自破。其实,早在多年前,成龙就已经从父亲那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只是,世俗的目光阻挡着他归乡的脚步……  相似文献   
7.
彭匈 《人事天地》2014,(11):50-51
<正>蒲松林写《聊斋》,五百来个故事,大多以鬼魅、动物、植物为主角,也有两篇以官吏为主角的,其中一篇《于中丞》,写的是于成龙断案两例,智慧过人,神鬼莫测。于成龙字北溟,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山西永宁州来堡村人。他三十八岁走上仕途,第一站便是广西罗城县。于是他变卖家产,打点行囊,告别老母妻儿,带着几个乡中子弟,前往数千里之外的南方赴任。  相似文献   
8.
康熙六年春天.于成龙从广西罗城县令升任四川合州知府。为了不惊动罗城百姓,于成龙骑着一头小毛驴,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罗城,独自一人上了路。  相似文献   
9.
李遇 《现代领导》2014,(11):43-44
于成龙的抱负。是要重建秩序 清朝顺治十八年五月.于成龙以前朝副榜贡生的身份,被朝廷选任为广西罗城知县.时年45岁。  相似文献   
10.
柴杰 《中国监察》2015,(2):62-63
在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集体观看了《廉吏于成龙》,引起舆论关注和群众热议。于成龙都有哪些事迹?除了清廉,我们还能在他身上学到什么?对我们有何启发?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这位300多年前的一代廉吏,感受他所遗留给我们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