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捷 《求索》2010,(1):60-62
研究民国“副刊大王”孙伏园的编辑思想,一定要全面综合的、历时性的考察其编辑经历和社会文化状况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尝试在对《京报副刊》的发刊词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孙伏园从《晨报副镌》到《京报副刊》的编辑历程和实践,重点阐述五四时代风潮对孙伏园编辑思想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理念在当时文艺副刊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4,(3):56-56
正于德清在1月16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据报道,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因涉及贪腐问题已被调查2年之久。谷俊山弟弟谷献军曾在河南濮阳老家闹市区建造"将军府",由谷俊山命名。这座被当地人称作"故宫"的"将军府"气度非凡,由故宫设计院的工程师亲自设计,仿照故  相似文献   
3.
视点     
《公民导刊》2013,(7):5-5
<正>"城管卧底事件""娱乐化"呼唤破解困局近日,武汉"摆摊城管"引起关注后,武汉市城管委回应称,两当事城管桂文静和杨希为"卧底",通过体验式执法深入了解路边摊贩实际情况,并公布了两人摆摊期间的"体验日记"。回应遭到公众质疑。(6月19日《新京报》)点评:"摆摊城管事件"的娱乐化愈演愈烈,对政府的"公信力"或多或少有负面作用。不管怎样,城管部门也是政府的一部分,城管形象"触底"了,最终"埋单"的还是政府。其实,各方倒不如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放下干戈,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破解当下城市管理困局中来。  相似文献   
4.
邵飘萍,这位中国新闻界的先驱,著名的《京报》的创建人,1886年10月11日生于浙江东阳,1926年4月26日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终年仅40岁。沈小仍——贫困之中成夫妻,苦中作乐是生涯浙江东阳紫溪村是邵飘萍的故乡,父亲名邵桂林,是个乡村教书先生,颇有文化气质并满怀希冀地给孩子起名新成,后来改名振青,字飘萍。邵飘萍幼承庭训,5岁随父在私塾读书。邵父管教极严,以儒家的“修齐治平”为准则,希望儿子以古时的仁人志士为表率。父亲对邵飘萍的人生态度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据7月5日的《新京报》报道,28岁的四川泸州市某副镇长7月1日正式辞职。这位副镇长称,辞职并非一时冲动。他说:长期积累下来的疲惫,让我心力交瘁。有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2012年下半年到今年1月份,我花大半精力盯着上访的刘氏兄弟,但最终我还是因为5人上访被行政警告处分。今年,我还多次到外地城市维稳。每次维稳都是放下其他工作,领导带队进村入户调解矛盾纠纷,监视重点人群流动,不胜其烦。我不是专门做  相似文献   
6.
李跃 《侨园》2013,(11):8-8
<正>今年中秋节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实施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常回家看看"已入法,但许多在外打拼的人由于工作忙、假期短、负担重,节假日"回家看看"几乎成了奢望(《新京报》9月21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正是家人团圆的日子,而在外打拼的人却无法"常回家看看",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相似文献   
7.
正魏鹏举在《新京报》2012年5月6日撰文指出,我国诸多名胜景区门票价格已经进入了"百元时代",而且大有"破一进二"的快速发展势头。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是老天爷和老祖宗给老百姓留  相似文献   
8.
小报的命运     
现在所谓小报,一般是指比较娱乐化的都市报,偏娱乐,花边新闻多。但是,这个词如果放在古代,指的则是另一种东西。研究中国新闻史的人,一边都把王朝时代的邸报,视为报纸的先河。其实,邸报这种东西,不过是官方把一些需要地方官知道的朝廷事项,经专人抄写出来,然后传给各个衙门,顶多属于政情通报。这种邸报,又叫宫门钞。负责抄传邸报的人,或者他们的下属,私下将邸报的内容,抄出来,卖给所需要的人,这种货色,被称为小报,  相似文献   
9.
三年全民医保难在城市不在乡村《新京报》2009年4月10日刊登北京大学顾昕教授的文章指出,新医改方案已经明确,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具体而言,就是在3年内使城镇职  相似文献   
10.
垄断企业给职工涨工资没有错,错就错在太多的企业不给职工涨工资. 包括石油、电信、电力在内的一批垄断行业国企都在计划上调工资.国家发改委人士称,这是企业内部的事务,外界不应过多干涉.(1月21日《新京报》)对此,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认为"垄断巨头涨薪不是家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