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141篇
世界政治   1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篇
法律   588篇
中国共产党   1744篇
中国政治   2277篇
政治理论   764篇
综合类   16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民心相通是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而人文互通是民心相通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推进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互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人员往来增多,项目、平台、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不过,目前"一带一路"人文互通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展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人文互通应注意统筹区域均衡,深化国别研究,有意识地构建人类共有价值观和融通中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加深世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商业产业与文化融合的方式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先锋》2020,(4):55-56
简阳市历经千年的岁月沉淀,作为"蜀都"历史已久的东大门,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聚焦传承城市精神、弘扬主流文化,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建设中,构建"一园两岸多组团"的文化场景空间布局,组织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新简阳"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在市民生活中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各式古建筑虽然功能不同,但它们都和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古建筑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散发着人文与历史的韵味,具有独特的魅力。古建筑是文化的直观体现,对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理论与当代》2006,(3):12-13
要实现自主创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上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由于科技全球化的速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刘燕华指出,当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八点:  相似文献   
8.
焦奎兰  孙宗娟 《工会论坛》2003,9(5):116-116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是新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所探讨的重大问题。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也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创新能力 ,是目前作文教学中需要探讨的课题。一、把握作文的着眼点和结合点1 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 ,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教书育人 ,作文更应育人 ;作文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要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 ,寓育人于作文之中 ,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培养学生寻找真、善、美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9.
穆易 《小康》2006,(7):30-33
20世纪,大学生中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如今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被认为“有知识没文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此,《小康》独家专访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仪深有研究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彭林先生。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军训在现代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开展军训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加军训,可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建设良好的学风;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可以纠正散漫的生活作风,培养自我约束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能够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它还符合国家加强国防教育需要,可以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增强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