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界对是否应该开征遗产税尚没有达成一致。文中从哲学的正义视角出发,全面剖析了开征遗产税的正义根基,认为开征遗产税是实现代际正义、代内正义和分配正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上不断奋勇开拓.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不断锐意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成果的取得,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展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具特色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知识、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过程.通过持续的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以及其间的协同,企业可以获取远远大于单维创新所获效益之和,从而促使企业跨越成长的衰退期,使企业持续不断地由"成长"走向新的"成长",创新协同是企业代际成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建设“两型社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实现环境代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同区域、人群因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引致的成本与收益的公平负担与分配。环境代内不公平包括环境污染代内不公平和环境治理代内不公平,这两种不公又分别体现为区域不公平、城乡不公平、贫富不公平三个维度。欲消弭环境代内不公平,须完善环境税费政策,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代内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问题。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和谐的音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既要实现代内公平,又要兼顾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陈及时、何东旭、方招,这三位同是19岁的大学生的名字为国人所知。  相似文献   
7.
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始于2003年,时至今日尚未有最终定论。是"留给子孙后代一条生态河流"还是"给怒江人民一条出路"突显了价值取向的对立。本文试从法理学的角度对怒江事件的价值冲突进行探讨,阐述平等作为法的价值在解决此类矛盾时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渝北地区S村的实地调查,提出了代内剥削概念作为分析和探讨光棍产生的新工具,认为在低度代际责任的情况下,能否有机会外出获取婚姻机会,对于农村的未婚男子能否成婚非常重要。在兄弟多的家庭里,长子囿于长兄如父责任伦理限制没有机会外出务工获得经济资源和女性资源而沦为光棍。以往对光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经济困难、个人身心残缺等层面,但学者们都常忽视了兄弟之间对家庭有限资源和机会的争夺这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责任不明确造成了环境资源的任意索取和环境问题无人问津的现状。十八大正式提出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须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公平原则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法的正义价值、环境公平理论是生态补偿制度公平原则的理论支撑。生态补偿制度的公平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等内容,其内容都体现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宗旨,即平衡环境权利和义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书刚 《理论月刊》2002,(10):68-69
本文认为,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内核的环境-生态伦理价值观与代际-代内伦理价值观与普世伦理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尽管在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文化伦理价值冲突,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交往规则的趋同化,普世伦理应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