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抹芳华何所依,骨清格高淡中奇;映雪不羡千枝雪,凝香独向春风里。”这是中国电力董事长的李小琳在其著《静水深流》发布会上的现场赋诗,《静水深流》是一本谈企业文化的书,也是她多年来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2.
<正>"作画得形者易,得神者难。宪义作此图得其神韵可贵也。"是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画家霍春阳先生在其弟子孟宪义作品上的题跋。并非恩师偏怜垂爱,而是其画的确画的不错。耐得住寂寞的他,二十余个春秋寒暑,练笔锤墨,修心悟道,深居简出。厚积薄发,在遍是"书家"、"画家"的今天,天津市美术家协会  相似文献   
3.
闲言碎语     
古人做善事之举,多数用在修路修桥上。一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二是只要有人走在路上桥上,就会从心底发出感激之情。古人做善事修路最有名的非“愚公”者莫属。原因是被老人家写进红宝书里,又编入“老三篇”,可谓当年全国几亿人对“愚公”老先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愚公”做善事修路不图名不图利,修路是为大山里的乡亲们出行方便,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好把山里的土特产运出来,让乡亲们发家致富。愚公下定决心,排出万难,自己修不完,让子孙后代接着修。终于感动上天,派神仙把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搬走,乡亲们从此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4.
成长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世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的论述中要求,党员干部要以坚强的党性、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部队全面发展。笔者想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谈谈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好干部标准,是新时期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的总遵循。结合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巴中经开区")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现就学习工作中自觉坚持"修心、正气、实干",谈点个人感受。为人贵在修心做心境高远的干部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心"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  相似文献   
7.
胡柯  靳晶 《小康》2015,(3):46-49
每一个画家都是特别的,韩伟华尤其显得不同。也许,画家都有这样的"毛病",因为太过于追求内心的修炼,所以,不善言辞。韩伟华恰恰是修心中的一员,所以,他说起话来总是在思考,在停顿,在我看来,就是在"找词"。请原谅我这样说,这让他看上去有一些笨拙。画家肖毓方这样评价他,体宽腰圆但不臃肿,带着一种超然的气息。韩伟华看上去确实如此,眼底带笑,眼睛深处似乎还流淌着一种情怀,我觉得应该  相似文献   
8.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1,(24):55-55
即使拥有金钱,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灵和身体,你依然是一个可怜的人。即使一时拥有权力,如果光知道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而不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你依然是一个危险的人。当前,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相对富裕起来,可有的人怨言却很多,生活很烦恼,甚至很痛苦,这是为什么?关键是金钱至上、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生活富裕了,人们本应该相对快乐和幸福。可现实情况是,富裕  相似文献   
9.
人生是一个求知、增才、修心、养性、悟道的修炼过程,定当结缘、存缘、惜缘,方能心有所安,学有所获,业有所精。人生,求知增才与之相生,笃信笃行与之相衬,实践修炼与之相伴。学习的力度决定能力的强度,信念的诚度决定人生的长度,修炼的深度决定境界的高度。为此,修学、修心、修德、修行、修道就成为人生的五门必修课。修学——养成学习思考的好习惯。"学而不已,神明自得。"修学之道在于修典。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语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北宋官员赵概就善于"洗心"。他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以及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刚开始,黑豆甚多。后来随着他时时内省、磨砺克制、改过迁善,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赵概也以高德之士名世。"人者,心之器也。"人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欲望,总会面对这种那种的诱惑,进而引发心动,影响行动。正因此,古往今来的贤明之人,都注重克己修身,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