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耀 《实践》2006,(7):13-14
民族地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这些特殊性,正确处理共同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先进性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月英 《今日民族》2007,(12):30-34
百越即古代越族,是我国古代长江以南最大的一个族群,因支系众多,战国末年又称为百越。百越民族各支系虽在文化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性,但总的说  相似文献   
3.
郭道晖 《中外法学》1991,(5):20-24,31
<正>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权的双重属性马克思、恩格斯透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权有过精辟的论断.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人权本身就是特权",等等,这些都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潘健 《法制与社会》2012,(1):274-275
19世纪以来,“共同过错说”、“客观行为说”、“关联共同说”、”折中说”等关于共同侵权行为“共同性”的制度安排纷纷被学者们抛出,共同侵权行为的“共同性”也经历了由主观到客观的转变.但,各种学说利弊共存,至今仍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成为共同侵权行为统一的基础,本文试抛开以“过错”或“行为”为考察点的传统方法论,尝试以“结果”为出发点和中心探讨共同侵权行为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体在各自持有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下的一种自由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实践的表现,是社会主体对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共同体的目标理想和社会政治体系的制度结构、价值导向等的肯定评价和主动践行。本文剖析了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认同中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主要表现,进而提出增进统一战线"求同存异"重要工作理念和基本政策原则共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闽南话漳腔辞典>(中华书局2007年版)是方言志、亦是民俗志著作;"以风俗解释方言,即以方言表现风俗"是方言学、亦是民俗学之道.本文从<闽南话漳腔辞典>收录的闽南方言俗语及其释义部分举例取证,描述或补述闽、台婚姻旧俗之若干情节,说明和证明闽、台两地民俗文化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7.
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需要从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寻求基本进路。“国民”是伴随民族国家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身份,基于一元化国民权利搭建的政治制度安排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中国现代国家语境下的国民意识是在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进程中被逐渐塑造起来的,它既具有民族国家形态下国民意识的一般性,也内含中华文化基因,表征中国现代国家特性。无论从民族国家一般特性,还是从中华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来看,国民意识都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内核。这种内核体现为国民意识是增进共同性的前提、是支撑共同性的主轴、对增进共同性具有根本性效能。通过国民意识培育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进路,主要包括:坚持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保障国民合法权益;加强各族人民共有奋斗历史教育,铸牢国民共有精神家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拓宽国民交流互动平台;赓续共同利益,塑造国民集体行动意愿。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来思考我们的价值观的建构和凝练,应当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推进。或者说我们要提炼的价值观应该基本上拥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以为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尺度。第一,我们的价值观,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都有一个共同性,这个共同性是什么呢?就是说它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作为民主实现精神基础的公民民主意识的发展和健全。不论是民主还是民主意识,其概念都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也具有共同性。在我国,民主的实质指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与此相对应,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应是具备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论共同侵权行为之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侵权行为与普通侵权行为之根本区别之处在于前者具有共同性,而对共同性的认识因立法上未明确界定而众说纷纭,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上也各有差异。本文中,笔者先阐述了对共同性认识的各种学说,然后对其利弊分别加以评析,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传统折衷说进行了较大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