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舒筋止痛灵治疗创伤性关节炎42例张世红汪炳南(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231500)关键词:舒筋止痛灵;创伤性关节炎1临床资料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4~57岁,平均41岁。软组织损伤引起8例,骨折并发34例。肩关节2例,肘关节6例,腕关节11...  相似文献   
2.
由于症状表现的主观性以及当前客观检查方法所能提供证据的匮乏,加之赔偿伴生的症状伪装和夸大等问题,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鉴定意见一致性不高。在人体损伤赔偿纠纷中,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成为法医精神病鉴定的争议点和难题。通过对脑震荡及相关术语变化、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症状表现及诊断标准、脑震荡后综合征客观评价技术以及伤残评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脑震荡、脑震荡后综合征的认识,提高鉴定意见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在法医日常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仅有严重而广泛的体表软组织损伤即导致死亡的案例。由于此类案例的死亡机制较为复杂,损伤引起的全身性并发症呈多样化,对这类死亡案件的死因鉴定常常困扰着基层法医。通过一例大面积体表软组织损伤死亡的案例,对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挤压综合症几种情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法医日常死因鉴定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水通道蛋白-4研究进展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头颅创伤、脑卒中、脑肿瘤、缺血性脑损伤、出血性脑损伤均伴有脑水肿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作为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的水通道蛋白,起着调节脑内水转运的重要功能,参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研究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可能为法医学外伤性脑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膈肌是由肌肉和腱膜组成的扁、薄片圆顶状隔膜,其上面凸起,分隔胸腔与腹腔。膈肌的起源有胸骨部、肋骨部和腰部三个部分。膈疝系指腹内脏器经由膈肌的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状态。临床分为食管裂孔疝、先天性膈疝和创伤性膈疝三大类。由于先天性或后天(如外伤)原因导致膈肌损伤,从而出现膈肌的局部薄弱乃至破裂,在胸腹腔内压力的差别和腹腔脏器游动大的情况下,腹腔脏  相似文献   
6.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重要脏器微循环灌流急剧降低而引起组织代谢及器官功能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是机体由于受到各种致病因子作用而发生的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导致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症。休克分为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кB是一种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机体受到创伤后,NF-кB被激活,调节多种炎性介质基因转录,引起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对NF-кB的有关研究可望用于法医学家对损伤时间的推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通过对实际检案统计、分析 ,对外伤性膈疝的致伤工具、形成原因、创伤性膈疝的误诊原因进行了法医学分析 ;并对临床诊治及重伤鉴定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同时对医疗因素介入对法医学鉴定结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资料和结果濮阳市公安局法医室及濮阳市法医门诊 1988年——— 2 0 0 3年 10月之间 ,筛选出来的创伤性膈疝法医学鉴定案件 37例 ,全部案件均有详细资料。一、鉴定内容分布情况37件案件中的鉴定内容分布情况见表 1。二、年龄分布37件案件中的被鉴定人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 2。三、性别、损伤部位及损伤性…  相似文献   
9.
Zhou YW  Xiao AW  Deng WN  Sun LJ  Shu XJ  Dai JP  Liu L  Xu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4):245-247,250,F0002
目的研究CyclinD1在人不同部位脑挫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88例脑挫伤标本按损伤后存活时间0.5,1,3,24h和3,7,14,30d分为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yclinD1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挫伤灶中央CyclinD1阳性细胞几乎丧失,1h后挫伤灶周围CyclinD1阳性细胞开始增加,3h~30d之间各组挫伤灶周围免疫阳性反应的细胞增加显著,在3h~30d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CyclinD1主要见于小胶质细胞和其它胶质细胞,少数神经元也呈阳性。结论人脑挫伤后,CyclinD1在多种脑细胞内表达,以胶质细胞表达明显,CyclinD1阳性细胞在伤后不久即显著增加,故可作为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脑损伤是世界上导致死亡及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损伤情况。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作为颅脑损伤的生物学标记物,其表达变化规律、峰值出现时间,与创伤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损伤时间的推断密切相关,对于法医病理学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