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红 《党史纵览》2002,(7):35-37
超然物外的宁静 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先生的寓所在北京月坛南路.他的书房非常简朴,右边并排放着三个书柜,书柜前摆着茶几与藤编沙发,靠北的窗旁是一张写字台.华老衣着很随便,与他书房的风格刚好浑然一体,两者都充溢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一股不为世俗所动所累的自信、自在,一派自得其乐的沉醉、祥和.恰如他笔下的漫画:简约,拙朴.客厅里鸟在叫,鱼在游.两个玻璃柜里,琳琅满目地摆放着他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民间工艺品:无锡的"大阿福"、天津的"泥人张"、陕北的剪纸窗花等,一切,都洋溢着浓浓的民间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
华君武轶事     
《廉政瞭望》2010,(13):55-55
华君武在文章中说,学生时代的他不但数学很差,外语、语文、美术都跟不上班。当年在杭州四中学习时,华君武最怕做数学题,学到“鸡兔同笼”就卡住了;语文教师给他一篇作文的评价是“拾人牙慧”,所以他也不敢再写文章了。  相似文献   
3.
请您评刊     
华君武的漫画幽默且颇具讽刺力量。但他不准夸大他自己的作用,也不愿别人过誉。 曾有一篇《画有风骨,人有风趣》的报道,说他“文革”期间蹲三年“牛棚”,没停过画笔。他看后批注:“无此勇敢。”  相似文献   
4.
明红 《党史文苑》2002,(2):28-30
华君武先生的寓所在北京月坛南路。他的书房非常简朴,右边并排放着三个书柜,书柜前摆着茶几与藤编沙发,靠北的窗边是一张写字台。华老衣着很随便,与他书房的风格浑然一体,两者都充溢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一股不为世俗所累的自信、自在,一派自得其乐的沉醉、祥和。一切,都恰如他笔下的漫画:简约、拙朴。我们的访谈,就在这种宁静中开始了。他画了一幅讽刺蒋介石的漫画,竟被特务列入暗杀名单,罪名是“侮辱领袖”。1945年抗战胜利后,华君武被派到刚刚创办不久的《东北日报》任支部书记。当时,简洁、传神的民间俚语,纷纷走进…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0,(13):54-54
前不久辞世的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1915---2010),以讽刺漫画闻名于世。他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后期以讽刺画为主。使社会上种种丑陋、落后现象都尽入其笔端,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其讽刺漫画中,有为数不少鞭笞时弊的佳作,至今仍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杨建民 《党史博采》2011,(11):41-43
向往延安 华君武喜欢漫画,是在他上中学时期。在杭州读书时,他看到一些学生害怕打预防针的心理和神态,觉得有趣,便画出一幅漫画,在学校刊物上发表了。这使他的兴趣大大增加起来。不久,他以古代民歌为题,画出一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来。这幅漫画被《浙江日报》发表之后,还发给他一块大洋的稿酬,对一个中学生来说,这真是可以影响后半生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8.
人有智愚之分,智愚又有藏在心里和露在脸上之分。有的人看着聪明,实际上也聪明,像孔明先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叫“大智若智”。有的人看着像个傻子,实际上还就是个傻子,像晋惠帝司马衷,这叫“大愚若愚”。这两种人,一目,了然,没什么好说的。值得说道琢磨的,  相似文献   
9.
惊闻华君武先生逝世,心中不由生出无限悲戚。华君武先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漫画大师,我未有面受教诲的机缘,但华老曾先后多次示函,教我在搜集考证著名木刻艺术家焦心河生平事迹时,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轻信不迷信,在充分掌握证据后可以补充订正权威辞书的相关条目。他的信使我有所受益,终生难忘。其中一封信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0.
华君武的漫画,在世间常态里,挖掘出人性中许多习见的卑琐现象;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批评着人群中可笑、该弃的不良行为……这使他的作品有了超越一般作品的生命力,也是他作为漫画家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在华君武人生及艺术成长的过程中,延安时期给了他许多滋养。这使他终身受益,也永难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