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人物画大师范曾先生从不轻易褒许同行,他曾自称“几根衣纹,足以睥睨古人”。一次,当他在看了同为人物画家的白伯骅的画作后,却大为称誉,曰:“伯  相似文献   
2.
近期,随着丘济墓园考古发掘,“丘溶”的名字近日来频频见诸媒体,但是,大都写做“丘浚”。而且不少中文网站的文史资料中关于“丘溶”的网页也书为“丘浚”。这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0,(8):48-49,52
古人争夺战 2010年5月29日,河南南阳30名小学生在卧龙岗前齐诵《出师表》,“示威”抗议新版电视剧《三国》将“诸葛亮躬耕地”设计为襄阳,现场还有人砸毁电视机并征集游客签名,以示拒看新《三国》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上看到一篇短文,大意是说,假如一个月不玩游戏、不上网、不看电视,你能不能坚持下来。下面的评论和转发里,大多数人选择了"不能"二字。我也不能。于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顺便替古人担忧了一下:在古代,既没有电脑和电视,也没有MP5和卡拉OK,那么,古人在茶余饭后岂不是很无聊?然而,当我读到于左作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忧虑纯属多余。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527年,晋国的大夫籍谈作为使者朝见周天子,但是什么礼物也没有进献,这在当时是很失礼的。周景王很不高兴,直言责问。籍谈的家族在晋国是世代掌管典籍的官员,而籍谈的回答是,因为晋国从来没有接受过天子的赏赐,所以没有礼品贡献。周景王于是给籍谈讲了一段历史,从晋国的建立开始,天子是如何不断赏赐的。籍谈无言以对。周景王于是说:籍家真的是没有后人了,掌管典籍的家族竟然数典忘祖。数典忘祖是成语,那些连自身历史都不知道的人,如同忘记祖先。  相似文献   
6.
收藏的悲哀     
《理论与当代》2013,(11):58-58
马未都在其著作《马未都说》(人民文学出版社)里指出,中国古代的椅子,全都让人正襟危坐。中国人讲究坐姿.坐如钟,站如松。低矮的西式椅子在中国古人看来,坐之不雅,瘫坐一团,不成体统。中国古人不是不知道舒服,而是不放弃尊严。  相似文献   
7.
张春波 《前线》2013,(11):83-83
古人云:“志正则众邪不生。”这“志正”,鄙人理解,即品德美好。所以,古人又言“清正在德”。且有“德若水之源”一说。德净,则水清;德污,则水浊。品德美好,污浊灵魂便不会附体;品德不好,就会丢失纯洁心灵;品德美好,才能成为清正之人。春秋时,宋国人子罕清正,深受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专家鉴定后拿着献给子罕。子罕拒收,  相似文献   
8.
光明 《政府法制》2013,(17):18-18
为了做到司法公正,古人很强调司法官的作用。唐代白居易说:“虽有贞观之法,苟无贞观之吏,欲其行善,不亦难乎?”宋代王安石也说:“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清代王夫之在批评单纯的任法或者任人都不足为治之后,得出结论:“择人而授之以法,使之遵焉。”古人所谓的治法,  相似文献   
9.
定价:29.8元该书使人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之独特和多姿多彩、中国古人对法制的理解、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当然也包括中国古人在法制追求中的教训……——南开大学中国法制史教授侯欣—  相似文献   
10.
床前明月光     
好多年前,我还在报社工作,等排版的无聊光阴,跟同事聊起一件当时的新闻:一个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因为几句口角,把一个14岁的女孩活活掐死了。我们正在大呼小叫、无限感慨,美编姐姐突然转过身,斩钉截铁地喝止:"别说了!"她说:"我当妈的人,听不得小孩受苦遭罪的事,真是听不得。"我模模糊糊懂得她的感受,却也觉得好笑:这才叫为古人担忧呢。到现在回想起来:懂?懂个屁!更多年前,看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他在后记里说:"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