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失去了国际社会合法成员的地位。为了早日恢复国际地位,重返国际社会,日本政府实行了依靠美国,争取在宽松的条件下实现早日媾和的政策,并利用朝鲜战争,积极协助和支援美国政府,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利益。以往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拟以当时日本首相吉田茂的政治理念和政策构想为中心,简单介绍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日本政府推动早日媾和的政策及其经济恢复和重整军备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近数年来,围绕着驻冲绳美军基地,特别是普天间基地问题,美国、日本中央政府、冲绳地方政府两国三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争执。冲绳的民众为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再次掀起要求美军基地撤离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战后以来冲绳人一直在抗争试图减少基地甚至是实现无基地化,60多年过去了,冲绳仍然生活在基地当中。那么,冲绳问题在战后之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从美日同盟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美日同盟的出现导致了冲绳问题的产生。《旧金山对日和约》结束了日本被占领状态,同时《美日安全条约》的签订确定了美日安保体制的法律框架,对冲绳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旧金山对日和约》第三条也成为美国统治冲绳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结束了美日之间的敌对关系,并开启了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与此同时,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冲绳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刘瑜 《法制博览》2009,(24):6-6
前不久的日本大选,看上去像是对民主制度的反讽。无论谁当选,似乎都是“家族生意”:鸠山由纪夫是前首相鸠山一郎的孙子,而麻生则是前首相吉田茂的外孙。事实上,1994年之后的首相桥本、小渊、小泉、安倍、福田都来自政治世家。日本本届议会则有38%的议员来自政治世家。  相似文献   
4.
鸠山家族是当今日本政坛历史最悠久的政治世家。鸠山由纪夫的祖父鸠山一郎曾是麻生太郎外祖父吉田茂的最大政敌,也是自民党成立后的第一任首相。鸠山由纪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虽成就名声不如前两位,但  相似文献   
5.
高坂正尧(1934—1996)是当代日本国际政治专家,对学术界和政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积极钻研学问,一生著述等身,①引领了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在战后日本的崛起;同时,他以首任国际政治学教授的身份长期任教于京都大学法学部,培养了众多优秀弟子;并且,他作为高级智囊先后任"冲绳返还与基地问题研究会"委员、"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研究会"干事、"和平问题研究会"座长等职务,深入参与了日本政府的对外决策。此外,由于高坂曾前往哈佛大学和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深造,熟练的英语能力与日西合璧的知识背景使他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为欧美学界熟知的日本国际政治学者。  相似文献   
6.
正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丑剧连年迭演不断。日本右翼势力为何滋生蔓延?军国主义阴魂缘何久驻日本?这绝非偶然,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的。保留天皇制——战后日本重建右倾保守政治体制的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日本的战败投降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即在保留天皇制国体条件下的投降。战败前,日本本土尚未遭到地面攻击,在海外尚存100多万军队。因此,到1945  相似文献   
7.
现行《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生效以来未曾被明文修改,但日本政府为突破宪法第9条限制,已通过发布"政府见解"、制定安保相关法律等形式,根据需要任意解释宪法条文,已实现事实修宪。与此同时,安倍等保守派政治家并未放弃明文修宪的企图,正不断完善相关条件,拟以争议较小的条文为突破口,为最终修改宪法第9条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8.
9.
郭晔旻 《党政论坛》2014,(16):24-24
重整军备1950年1月1日,麦克阿瑟在新年致辞中宣称:“这一(和平)宪法规定,无论以何种理由都绝对不能解释为全然否定自我防卫之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不啻主动送给日本右翼一个突破“和平宪法”的理论依据。吉田茂首相心领神会,立即在1月23日众议院的施政方针演说中表示:放弃战争,“决非意味着放弃自卫权”。  相似文献   
10.
于英红 《检察风云》2012,(22):30-32
2012年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越发强硬,越来越倾向于诉诸单边行动,议员登岛、东京都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计划,丝毫不顾忌这些行动对中日关系和地区稳定的影响。日本态度突然如此坚决,绝非偶然。早在一个世纪以前,日本对钓鱼岛就制定了既定政策,只是在二战后因为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方案,政治领袖希望消除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