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4,(3):49-49
第五伦尽节【原文】第五伦,字伯鱼,京兆人也。举孝廉。帝问以政事,大悦,与语至夕,拜会稽太守。会稽俗多淫祀,好卜筮,人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其有自食牛肉,而不以荐祠者,发病且死,先为牛鸣,前后郡将莫敢禁。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诈怖愚民,皆案验之;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民初恐惧,或祝诅妄言,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百姓以安。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或问伦日:“公有私乎?”对日:“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谓无私乎?”(群书治要·后汉书)  相似文献   
2.
吴昊天 《学理论》2013,(22):170-171
中印交往的历史,至迟始于汉代。《后汉书》、两唐书及《大唐西域记》中的相关记载是反映早期中印交通历史的重要史料。其记述的详略、准确性等差别反映了历史叙述对于域外天竺的认知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官、私话语体系的差别对于域外文化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7):81-81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烈传》。汉代崔烈,位列九卿,名重一时,但仍不满足于既有的地位。在荒淫奢侈的汉灵帝以卖官之资填补国库之虚时,他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然而他的声誉也从此一落千丈。一日,崔烈问其子崔钧:“我做了三公,外人对我有何议论?”崔钧如实答道:“人们都嫌你有铜臭味。”后来,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讽刺用钱买官或俗陋无知的富人。  相似文献   
4.
《山东审判》2011,(1):52
酒泉庞淯母者,赵氏之女也,字娥。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  相似文献   
5.
私心     
后汉书·第五伦传》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人问第五伦“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有求于我,送给我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始终也没有介绍他担任什么官职,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我哥哥的儿子生病时,我会一夜多次探望,看过后又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生病时,即使我不去探望,也整夜不能眠。这样看来,能说我毫无私心吗?”这也是成语“一夜十起”的出处。  相似文献   
6.
妻贤夫祸少     
于文岗 《前线》2020,(5):40-40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个生儿子的历史标本大概很多人都曾听说过,孙仲谋也因之在各种史籍中获得了不少美名。但是,还有个“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娶媳妇历史标本就未必都知道了。这标本出自范晔《后汉书·皇后纪》:“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相似文献   
7.
封龙书院     
封龙书院是河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坐落在封龙山中,现已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建,书院为三门四合院,建筑以书院最为鼎盛的宋元时期风格为主。据《后汉书·伏恭传》记载: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并注解《齐诗》。同一时期,汉明帝刘庄的启蒙老师李躬曾讲学于此,书院有庙宇式讲堂、天然式读书窑洞等,院内尚有清泉两眼,一日蒙泉,水清且甜,是书院饮炊之水源:另一日墨池,又称洗笔池,池水墨黑如漆,相传为莘莘学子洗笔之处:至唐代,  相似文献   
8.
据《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的作者扶永发先生考证,程海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属于“少吴国”;到汉代,始称“盐池泽”。《后汉书·郡国志》引1600年前王隐所著《地道记》说“盐池泽在南”。  相似文献   
9.
张建国 《中外法学》1993,(4):32-36,45
<正> 一、问题的提出统编试用教材《中国法制史》论述汉朝的刑罚制度时认为:"汉代经文帝除肉刑后,肉刑有三,即笞刑、宫刑和斩右趾。"在稍后具体分析斩右趾刑名时说:"斩右趾,西汉文帝时废除。……但到东汉明帝、章帝及和帝的赎罪诏书中均明确提到斩右趾的刑罚。这说明斩右趾的刑罚废于西汉,而复行于东汉"。目前见到的中国法制史方面的诸种教材与论著讲到汉的刑制时,虽在文字上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持上述观点,认为东汉恢复斩右趾这种肉刑儿乎成为通论。通过查对史料,笔者认为这是受到后汉书注文的影响。《后汉书·明帝纪》:"(中元二年)十二月甲寅(中元为光武帝年号,但此时明帝已即位),诏曰……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死罪入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书中此处有注:"《前  相似文献   
10.
薛锋 《中国人大》2012,(21):48-48
有人说,卖官鬻爵之风起始于晚清,其实,中国古代的卖官鬻爵最早始于秦始皇。公元前243年,国内发生蝗灾,于是秦始皇发布命令,准许百姓交够千石粟米,便可进爵位一级,"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代的卖官鬻爵始于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