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一剪之巧夺神功——浅谈山西民间剪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贴窗花。其中,剪纸窗花艺术构思巧妙,大胆夸张,经过精心装裱,妙趣横生,惹人喜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享有很高声誉,被人们视为珍品收藏。著名诗人郭沫若对剪纸艺术赞叹不已并热情赋诗赞道:“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剪纸中的剪是指剪刀,纸是指纸张,两者合起来是剪纸,在没有剪刀和纸张以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他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早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载,“剪桐封弟”的故…  相似文献   
2.
陆潇玲 《传承》2012,(11):25-27
重点对黑衣壮女性在仪式剪纸中的剪纸实践、剪纸作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女性在仪式剪纸中边缘化地位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南省登封市组织百名统一战线成。员以多种形式喜迎党的十八大.内容有摄影、绘画、书法、民间艺术比赛等。图为党外人士以民间剪纸“蝴蝶飞舞”为笔画,做成的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图画,以表达统战成员对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美好心情及良好祝愿。  相似文献   
4.
各地     
《中国残疾人》2012,(12):18-19
正辽宁本溪开设聋人剪纸班11月5日,辽宁本溪平山区聋协举办首期聋人初级剪纸培训班,平山区聋协组织12名聋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为培养德艺双馨的聋人人才,剪纸艺术家王晓红和平山区聋协联合制定培训计划,对聋人分层次进行培训。并且对学习突出的聋人人才重点培养使用,继续系统培训聋人民间剪纸后备人才,在此基础上建立聋人剪纸人才信息库和聋人剪纸人才档案,组织优秀聋人开展  相似文献   
5.
百花园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我从小生长的东北地区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用红纸剪成窗花,为节日增添喜庆的色彩。我是在3年前接触到剪纸艺术的,那是在辽阳博物馆参观了生肖剪纸展之后,便被这种传统艺术深深地打动了,萌生出了学习剪纸的想法。工作之余我参加了培训,经过两年的努力,我的作品也入选了辽阳市剪纸生肖展。剪纸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也充满了鲜活的灵动力,我将尽我  相似文献   
6.
<正>每天清晨,洗漱打扫完后,普青华就坐在院子里,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早上和中午光线好,她就剪纸样,到了傍晚光线逐渐暗下来,她就贴花,一直要忙到夜里十点左右。她五天赶三个街,拖着沉重的装着花样的箱子奔波于落水洞、龙武和哨冲之间。她日复一日忙碌着,巧手剪出了美丽的人生。在石屏县的哨冲镇、龙武镇、大桥乡及峨山县的小街镇,生活着彝族尼苏支系的花腰彝,他们以女性服饰色彩鲜艳、绣工精美而声名远扬。外来文化的冲击让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逐渐没落,而花腰  相似文献   
7.
正和风六月,芍药飘香。近日,九三学社内蒙古直属农牧二支社组织广大社员开展了和林格尔南山公园游览活动。这是一次文化之旅和林格尔,蒙古语为二十家子,历史悠久。和林格尔县为文化古城,北魏时期曾在这里建立盛乐古都,现存内蒙古地区面积较大、保存较好、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盛乐古城遗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旅游资源。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当地芍药种植历史悠久。芍药作为中国六大名花之  相似文献   
8.
周常林 《工友》2013,(4):59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涂继钊是咸安区贺胜桥镇花坪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那年暑假期间,经朋友介绍参加了湖北教育学院教授关于剪纸艺术知识讲座。学习归来,他认真细致琢磨、反复实践,经常给老师写信或登门求教。从简单的窗花,到水果、花草、动物,再到人物、故事、建筑物  相似文献   
9.
黄娟 《学习月刊》2014,(20):114-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凝聚着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深层的文化基因,沾染着独特的地域气息。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中结出的最亮丽、最生动的果实,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资源。河北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10.
戚序  乌日瀚 《前沿》2011,(9):186-189
本文基于我国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以和林格尔剪纸为例,分析了其文化特质,对其文化特质背后的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探究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及造型寓意,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