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331篇
中国共产党   77篇
中国政治   238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31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疫情防控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从1月20曰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开始,上海依旧有序、从容。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委市政府紧密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采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以最大决心、最严举措、最大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稳定。而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逆行的白衣战士、道口执勤的民警、无数个社区干部与物业保安,以及拎得清、摒得牢的千万市民,他们的坚守与担当,温情与善意,构筑起坚实的“上海堡垒”。  相似文献   
2.
柳光洪  杨曦 《人民司法》2021,(5):69-71,89
【裁判要旨】破产清算程序中,债务人相关人员的行为导致债务人无法清算或者存在损失,该损失属于债务人财产。破产清算程序宣告终结之日起2年内,债权人不能起诉债务人相关人员用债务人财产向其个人清偿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债务。破产管理人未请求债务人相关人员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归入债务人财产,个别债权人亦未代表全体债权人提起诉讼,则破产清算程序宣告终结后,个别债权人有权代表全体债权人依据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3.
邹明宇 《法人》2020,(4):71-73
债务人未履行法院判决的应当加倍支付的迟延利息(以下简称"迟延加倍利息"),兼具惩罚性和补偿性,但又以惩罚为主的特点。若赋予其普通债权的清偿顺序,将会使其他普通债权人对该惩罚性债权承担责任,从而违反了破产法的公平受偿原则。  相似文献   
4.
追赃制度研究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云清  钟琳  金麒 《政法学刊》2002,19(1):24-30
未经生效裁判确认身份之前,不能称为赃,而只能称为疑脏。在第三人善意取得赃款脏物的情况下,不能向善意第三人追赃,对此,我们应尽快通过立法解决这一问题以保护交易安全。司法实践中,应通过建立标签保管的方法以完善对嫌疑赃物的保管制度。在追缴回来的赃款不及多个受害人损失总额的情况下,应由人民法院依据每个受害人的损失乘以返还比例的方式进行公平的赃款返还。在赃物认领发生争执时,应由争议的受害人就赃物的归属达成协议,否则,应作为无主赃物,上缴国库。  相似文献   
5.
商业诚信在我国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然而,由于我国法人人格制度存在缺陷,法律对法人人格规定过于刚性,没有确立法人人格否认的制度,造成了对债权人和社会利益保护不力的客观结果,出现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保护错位的结果,从而引发对社会诚信的冲击,防范的对策是我国法律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引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6.
谈谈中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作者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新的价值定位,建议在制定物权法时,应注意善意取得的制度构成,以及善意取得制度与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制度、物权法中的时效取得制度的衔接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在债权人保护制度中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根据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8.
民法典的立法体例我国民法典的编排体例,有德式、日式、民法通则式3种主张。第一种主张是民法典分为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5板块,称为德式。第二种主张是民法典分为总则、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侵权、亲属、继承7板块。第三种主张是民法通则式,分为总则、物权、知识产权、债权、人身权、继承权、成员权、法律责任、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9板块。江平认为应该以大陆法为主,但对  相似文献   
9.
孙长民 《法人》2007,(8):35-35
制定统一的企业清算法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清算企业股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市场法律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尧德 《法学杂志》2007,28(2):128-131
本文从企业改制及加强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性认识出发,分析了企业改制中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和新<公司法>有关企业公司改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基本规则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