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24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台湾自1895年被日本强行割占后直至当今的一百来年间,其历史变迁的实质,一是回归祖国,二是两岸统一.而这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大政党的"合"与"分"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拟就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割占及其后百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探讨台湾的历史命运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党史博采》2007,(11):24-28
<正>毛,简直是好莱坞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无不渴望和平。蒋介石正是利用民众的普遍吁求,向中国共产党伸出橄榄枝,以实施其假和谈、真内战  相似文献   
4.
在抗战中后期,蒋介石积极推行反共、内战、独裁政策,造成国共关系异常紧张.抗战胜利后,内战又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5.
晓农  冯都 《党建文汇》2002,(6):20-21
张辉瓒这个名字,对粗知毛泽东诗词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而蒋介石所倚重的这个“王牌师长”自从落入红军之手后,一场围绕赎救张辉瓒的谈判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但张的结局却在阴差阳错中背离了中共领导人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晓农 《党史纵横》2005,(5):54-55
章士钊在关健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并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这是国民党的惯用技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时间。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代表团的名单中有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按辈份讲,章士钊是毛泽东长辈。他与毛泽东的老师、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至交,杨昌济很欣赏毛泽东,章士钊当然也喜欢。1920年,章士钊拿出两万大洋,资助毛泽东勤工俭学,这笔钱实际上是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7.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蒋介石作为掌管国民政府党政军大权的核心人物,他的对日外交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对日外交决策和军事决策。这期间蒋介石的对日外交思想主要表现为“抵抗中求和平”、“抗战外交”、“和谈外交”,其外交思想反映了他既战既和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智慧是一种哲学上抽象的提炼与概括,而中国方案是中国智慧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两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它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开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于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以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内容的理论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丁艾 《红岩春秋》2012,(5):150-151
《杨闇公日记》是1979年由邓小平题写书名、四川人民出版出版的革命先驱杨闇公烈士的日记集。全书汇编了杨闇公烈士1924年1月至1926年1月的日记、讲话及信件等文献。这本日记不仅是烈士本人革命精神和革命实践的实录,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活动的重要革命史料。  相似文献   
10.
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是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它是在毛泽东亲自部署下设立的,反映出中共对抗战整体局势的判断及对河南和洛阳战略地位的重视,成为沟通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与国民党第一战区的重要桥梁。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在国共合作中具有统战和交涉两大基本职能。统战工作的重点是维护中共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及其下辖部队的统战关系,交涉工作的重点是与国民党政府军事当局就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待遇、双方军队配合作战、摩擦和冲突的解决等问题进行交涉。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国民党逐渐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此背景下,国共关系日益恶化。政治上比较进步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被蒋介石调离后,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被撤销。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作为中共设立的与国民党进行联络的一个重要枢纽,其自身的演变历史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战略相持阶段国共合作关系的复杂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