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涵 《研究与交流》2007,(2):21-23,29
本文通过对一个女研究生案例的分析与评论,探讨了如何用认知领悟的方式来调整来访者的认知模式,从而达到心理和行为的双重变化,使心理咨询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对本案例中所反映出的当代婚恋价值观的某些误区和迷失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包含两种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核心的"原动力"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外部的"外显"层次。这两种层次的精神缺一不可,二者互为依托,统一于"创先争优"的实践之中。第一层次的精神是推动第二层次精神的精神,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实现的载体、以及与实践结合的介体。  相似文献   
3.
姜雪凤  陈宪章 《探索》2006,(2):105-108
通过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输、接受和知行转化的内隐性因素提出,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重视受教育者已有的内隐知识和观念,重新审视环境育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4.
论研讨式教学中的学生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讨式教学中的学生参与是指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要求学生全方位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将内隐性参与与外显性参与有机结合是其突出特点。它是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对素质教育实施将提供多层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实质是同一语言知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之间存在接口是毫无疑问的,弱接口说和动态接口假说更贴近教学实践。显性的语言知识经过强化练习是可以转换为内隐知识的,内隐知识为新的外显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公正作为一种道德范畴,不仅具有伦理上的可欲性,其本身也具有内在的“享用”价值。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对人的行为进行合乎伦理性的评价。领导干部作为单位的“舵手”和“领头羊”,其行为和形象是否具有合乎伦理的“公正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单位发展的“组织生态”。也就是说,公正型领导具有天然的领导权威,能够净化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为单位带来超然的凝聚力,使单位事业蓬勃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公正型领导形象及行为的外显特征及养成路径,进而为单位发现和培养公正型领导提供某些启示,便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蒙云龙 《传承》2013,(5):105-107
壮族文化是壮族儿女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花山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化的奇葩,它展现了壮族文化多样性、神奇性与和谐性的外显特征,体现壮族人民苦干、敢干、实干、巧干;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敬畏自然、崇尚和谐的精神。壮族文化具有发展经济、促进团结和提升竞争力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莉 《中国审判》2014,(11):62-62
在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每一个有文化印记的地方都是荣昌法院人的精神家园,都是他们的自觉选择。他们谨遵“崇法尚德、明辨慎断、正心敏行、博学致远”的院训,孕生出“善思、礼法、惟民、和融”的内涵精神和“正心、正位、正举、正绩”的外显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用自我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法对21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探讨高中生的外显和内隐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且性别差异不显著;外显自尊可以有效预测主观幸福感;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功能是特定事物所发挥的特定效用。按照不同的依据,可以划分出人大会议的不同功能。如法定功能与现有功能,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正功能与负功能等。其中最核心又最具现实意义的,是根据人大的性质和法律规定,分析和研究人大职权通过会议形式所发挥出的组织、决策、立法和监督等功能,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人大会议现有功能向法定功能的实现途径和措施,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完善法制,促成现有功能向法定功能的平稳过渡,保障人大会议切实产生正面的最佳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