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微博上看到一篇短文,大意是说,假如一个月不玩游戏、不上网、不看电视,你能不能坚持下来。下面的评论和转发里,大多数人选择了"不能"二字。我也不能。于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顺便替古人担忧了一下:在古代,既没有电脑和电视,也没有MP5和卡拉OK,那么,古人在茶余饭后岂不是很无聊?然而,当我读到于左作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忧虑纯属多余。  相似文献   
2.
宋朝版《猫鼠游戏》 宋史里面记载了一个假钞团伙的故事:五十多人印制了30多万张假钞被抓起来了,搞笑的是官员琢磨半天想通了,他们能做如此逼真的假钞那么真的肯定也能做,正好印钞厂缺人!宋朝版《猫鼠游戏》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正"盖自庆历以来,始因土人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宋】文同《丹渊集》"这里是卓筒井工艺从宋朝发明至今还能生产的盐灶——大顺灶。"遂宁市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蒋铭介绍说:"山坡上还保留着宋朝遗留下来的三口卓筒井。"卓筒井是十一世纪中叶北宋庆历(公元1041—1048)年间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钻井技术,比西方早七八百年。"以凿地植竹为特点的卓筒井仅在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得以保留和沿袭下来,成为人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3):7-7
盗版这个词,宋代以前的人断难说出,因为要能盗版,得先有版可盗。雕版印刷术始自唐,到宋人才开始大规模用于印书。  相似文献   
5.
赵炎 《政府法制》2013,(26):44-45
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历朝的基本国策;重农劝农,也随即成为不少皇帝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了一道《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全面批评宋朝前期因循苟且的萎靡政局,特别是财政制度非常落后,以致皇帝虽然很节俭,但是百姓还是不富裕;皇帝虽然很勤政,但是国力还是不强盛他们为什么将宋朝描述成贫弱王朝一种是宋朝的改革派,一种是近代的一些史学家相当长时间以来,宋朝给人积贫积弱的印象。将宋朝描述成贫弱王朝的有两种人,他们都怀抱着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一种人是宋朝的改革派。宋朝的改  相似文献   
7.
陈洪东 《求索》2013,(4):225-228
急剧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牵涉空间结构、城乡经济及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内容的深刻转变。通过解析村落家屋文化和住居形态及其现代化过程,可以窥见乡村在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变迁,认识和理解区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及现实。以成都东山客家乡村家屋文化变迁为个案,研究发现,在传统社会,家屋是居住空间、礼制空间与神圣空间的聚合;改革开放以来,住居文化变迁的主表现是以礼制文化的逐步转型和以家屋"祛魅"为主特征的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及住居的世俗化。它同时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历程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降公帑 《政府法制》2013,(32):18-19
降公帑 宋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国家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所谓的“盛世”,甚至有过之。官民比例是较为直接衡量国家、民众财政负担和民众收入公平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9.
<正>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家的稳定被视为社会稳定的一大基础。由此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离婚是不被提倡的。那时在主流的社会观念中,女人改嫁也好,男人出妻也好,都被视为不道德、没品行的表现,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婚姻这事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10.
钱与欲     
叶灵 《前线》2014,(5):118-118
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期官员的俸禄很高,实行的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高薪养廉”政策。根据高薪养廉拥趸者的逻辑,在高薪的保障下,宋朝应该是最清廉的朝代。可历史却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宋朝恰恰是最腐败的朝代之一。宋代李新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说:“廉吏十一,贪吏十九”,可见当时贪官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