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知识经济的挑战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无疑对高等教育在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这样的大学“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这种“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首先应体现在其高素质上,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站在历史的潮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有“面向未来”的超前意识,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包括正在进行的教…  相似文献   
2.
作为认识论的重要范畴,"真理"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从黑格尔辩证法的角度对真理的属性和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同时,也分析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批判和吸收.对真理问题的说明在很大意义上能够帮助我们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提高党委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做到“五靠”。 一靠真理的力量。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着的重要指导作用。要真正确立指导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在综合分析我国国情,认真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实践的客观真理,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认清意义、坚决拥护、认真落实。要真学真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前提是学懂弄通,深深悟透。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同马赫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褒贬鲜明地批判了相对主义,集中地阐述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确定性。但是列宁没有简单地否定相对主义,而是在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揭示了相对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必然联系,又客观地分析了相对主义同辩证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阐明了相对主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唯物而辩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从培根以来,"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研究科学目的是为了给人带来福祉,这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功利目的却只是科学研究的间接目的而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从本质说,科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客观真理,而实际利益的诉求常常使人偏离甚至抛弃了科学的这个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6.
国内最近流行的“主观真理论”对经典的“客观真理论”的批评缺乏针对性。真理诚然是一种认识 ,但认识毕竟还有主观的 (任意的、武断的、缺乏根据的、不符合逻辑的或规律的 )同客观的 (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之分。客观真理论则在承认真理是一种认识的前提下来论证真理不是一种主观的认识而是客观的认识。在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的时候 ,必须区分客观性的本体论含义和认识论含义。客观真理论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7.
陈江岚 《理论文萃》2002,(5):53-55,47
呼唤科学、民主和法治,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发展最重要的主题。在20世纪第二个10年,振聋发聩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当时中国的先进思想家对科学和民主的呼唤,至今还余音在耳。在他们看来,倡导科学和民主是中国复兴的唯一途径。倡导科学和民主,就是要以客观真理的权威取代传统的权威,以公众的权威取代个人的权威。在人类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大,但社会组织又相对落后的世界上,特别是在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发展程度极低的中国.玟种转换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校利 《岭南学刊》2005,(5):40-42,88
客观真理说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客观真理说违反了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客观真理说不符合矛盾同一性原理;客观真理说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相抵触。  相似文献   
9.
目次一、真理及其属性二、国家干预理论的真理性三、检验认识需要国家干预理论真理性的标准人的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的过程。对于人来说,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不断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