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5年前,小岗人为分地而冒险;35年后,小岗人又开始为土地集中焦虑起来。当下,小岗村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所未有的土地流转力度、全村五分之一的连片耕地已经流转给村办企业,剩下大部分的耕地也被纳入各种园区规划。  相似文献   
2.
石波  张瑞 《前进》2015,(4):32-34
<正>龚来文,1944年8月生,已连续担任沁县杨安乡佛堂岩村党支部书记近50年。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昔日的"逃荒村"变成了山西省山区小康示范村、连续七届山西省文明和谐村,2014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龚来文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长治市优秀共产党员、长治市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称号。艰苦创业一心为公佛堂岩地处沁县南端山区,地广人稀。上世纪六  相似文献   
3.
在平山县城通往革命圣地西柏坡沿线,有一处村落叫东回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浪潮中,尽管没有小岗村为人所铭记的历史印迹、缺少华西村蓬勃发展的鲜亮光环,但它由一个没有任何自然优势的大村到如今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相似文献   
4.
观点     
马光远:东西部农民工争夺战和当年的小岗村变革一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日前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座谈会”上透露,2010年,全国共有1658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393万人通过鉴定获取证书,分别比2009年增长11.1%和13%。“十一五”期间,共有6893万人次参加鉴定,5683万人次获得证书。  相似文献   
5.
晓鹏 《当代工人》2011,(19):9-9
与懒政、盲政、混政、蛮政和霸政相对应的是廉政、勤政。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沈浩,那个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岗位去世的好人。得知这个消息,胡锦涛总书记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为何会得到总书记的关注和悼念?这是因为沈浩在个人品质、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驱动下,为村民做了大量实事。  相似文献   
6.
小岗村新型合作化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玉春 《新长征》2007,(1):52-53
当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聚在一起商量包产到户并签订"血书",从而触发了全国的农村改革。时隔近30年后的今天,小岗村人又谋划走上新型合作化的道路,沿着他们的脚步,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一、小岗村欲走合作化之路的原因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始作俑者,改革后的第一年,即1979年,小岗村生产队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一年的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随后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9,(2):53-54
说起“中华第一村”,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也许是大名鼎鼎的江苏华西村;年纪大点的,也许会想到当年作为全国农业典型的山西大寨村;改革30年之际,人们还会想到当年带头搞承包的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小岗村。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村落多得不可胜计,一个村有一个村的特点,一个村有一个村的优势。要说“第一”,有各种各样的第一。这里暂且介绍几个各擅“胜场”的“第一村”。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同志事迹拍摄的电影《第一书记》,作为建党89周年的献礼影片,近期在全国上映。小岗村和沈浩,再一次感动世人。小岗村和村内那座"大包干"纪念馆也成为人们参观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艰难岁月 1978年之前的生活,对于严俊昌来说是不堪回首的。 1955年,小岗村人欢天喜地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后来又成立了高级社,吃上了大食堂。本来以为是“进入了天堂”,可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就开始饿肚子了。到1960年,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死绝了6户,饿死了六七十口人。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18户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他们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严俊昌是当时小岗生产队的队长,他出于求生本能做下的决断,震惊高层,并终获认可。“中国改革第一村”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