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军 《法人》2013,(7):92-94
"活老虎"还有声威,还有爪牙势力和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要与之搏斗,没有十分的勇气和独立不惧的品格,恐怕就只能退避三舍睁眼受辱,任其横行咬人的了敢打"死老虎"的人,未必敢打"活老虎"。为什么?因为"死老虎"已成死状,打它没有太多的危险,因而几乎是可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4):41
正马姓起源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大败秦军,赵惠文王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4.回族中马姓这么多,主要  相似文献   
3.
王宏甲 《党建》2013,(5):41-44
2013年4月19日下午,我应邀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为学员做专题讲座,讲课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民观"。晚餐后回到寝室打开电脑,一条重要新闻突现眼前: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灿 《长江论坛》2012,(4):75-78
天人观念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基石。作为学术上的源头性著作,《尚书》天人观念对后世包括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文思潮的重要思想来源。春秋战国时期也有某些思潮并非人文性质,如韩非子就发展出了君主专制意识。  相似文献   
5.
大清帝国倾覆之际,奕劻通过受贿索贿聚敛的家产折合白银亿两以上,而当时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多万两。而奕劻的贪污名扬海外,1911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劻:"北京大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  相似文献   
6.
林希与苏轼     
林希(1035—1101年),字子中,号醒老,谥文节,福建福清人。北宋新党中坚人物。曾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章悖为相后,迁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曾被贬亳州、杭州、太原等地任知州。苏轼(1031—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四川眉山人。北宋旧党代表人物。曾任祠部员外郎,  相似文献   
7.
詹福瑞  邓田田 《湖湘论坛》2011,24(3):110-112,128
周公是周初伟大的政治家,通过《尚书》中出自周公之口的十一篇文诰,可以看到其政治思想的敏锐和深刻。他的性格既有刚的一面,又有柔的一面。在号召出兵东征、平定三监时,周公刚强果决、坚毅英武,体现了出刚的一面;而在治理殷遗民的种种措施上,周公又宽宏大量、仁厚为怀,体现出了柔的一面。雄才大略、刚柔并济,这是《尚书》中的周公作为一个政治家在人格上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史振卿  周国林 《求索》2011,(3):225-228
作为孔子后裔的孔安国,在汉武帝时得到孔壁古文《尚书》后,缀合文字,划断篇目,使得他与古文《尚书》有了不解之缘。汉代《尚书》三家之学均出自倪宽,而倪宽受业于孔安国,所以今文《尚书》又与孔安国有牵连。古文《尚书》主要通过师承和家学两种途径得以广泛流传。古文《尚书注》(《孔注》)和古文《尚书传》(《孔传》)的形成,是古文《尚书》在魏晋时期的重要发展。现在我们无法断定《孔注》和《孔传》的著者,从史料可见这一时期孔氏家人对《孔注》和《孔传》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公“制礼作乐”与《尚书》的最初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修成 《求索》2007,(11):171-173
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建设、周初以史为鉴的思想观念、庞大的史官群体和完备的史官制度以及史官有意识地收存和整理政治言论集等为《尚书》的资料收集和最初整编提供了思想、行为、体制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前提条件。《尚书》在西周初年即已开始了初步的编纂,其资料以殷商周初的政教文书档案为主。  相似文献   
10.
群众是什么     
陈鲁民 《人大建设》2006,(11):53-53
群众是什么,怎样对待群众?这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问题,但又是个常讲常新与时俱进的问题。《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说:群众是可以栽舟也可以覆舟的水。尼采说:群众是无数个零。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比之下,我认为李瑞环同志说得更全面也更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