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安徽省西南部地区潘村的调查研究,发现该村近年来已婚妇女外出就业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是当前流行的“农业女性化”观点所无法解释的。本文试图分析她们外出就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岳奎祥 《求实》2012,(Z1):186-187
温家宝总理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也是天下第一要事。"可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事关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出现了一系列新状况和新问题,给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带来了严峻的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二师三十团妇联同团计生办开展"五进农家"送服务活动,把各项服务送到育龄妇女家中,受到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一是进农家送政策。该团妇联、计生办给全团每个育龄妇女送上一份计划生育和奖扶优惠政策宣传册,并给育龄群众现场解答疑问。二是进农家送知识。对准备怀孕的育妇,登门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对已经怀孕的育妇,登门宣传孕期保健知识,掌握孕产时间;  相似文献   
4.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料,从时间利用的视角分析城镇已婚职业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冲突状况发现,婚姻和生育是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面临的巨大挑战,工作时间的刚性减少了女性对家庭的时间投入,城镇已婚在业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家庭冲突,公共服务的供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和冲突。在政策方面,建议推动用人单位公平对待职业女性,有条件地实行弹性工作制;政府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倡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5.
周娟  李章新 《学习月刊》2012,(14):125-125
马桥镇地处咸宁市中心城区南郊,东邻幕阜山,南及潇湘,北通武汉,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苏区、城郊于一体的乡镇。全镇有13个行政村,一个社区,总人口35536人,有已婚育龄妇女7126人,外出打工已婚育龄妇女1738人,近年来,马桥镇结合新形势和本镇特点,因地制宜,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强化服务意识,开创了计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史向军 《政府法制》2011,(23):51-51
山西省娄烦县位于太原市西北,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全县辖3镇5乡一个社区143个行政村,总人口12.5万人,流动人口1.1万人,已婚育龄妇女2.5万人。近年来,娄烦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休闲旅游度假地、循环经济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美国:生育导致事业停滞不前在过去的四十年中,美国全职妇女人数从1 400万增加到4300万,她们每年为美国的GDP增长贡献约2%。不过,经济学家们发现,美国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在他们毕业后会迅速拉大。数据显示,美国女性刚毕业时的人均年收入为1 1.5万美元,之后九年的人均年收入则为25万美元;然而,美国男性刚毕业时的人均年收入为13万美元,之后九年的人均年收入为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近日,临沭县石门镇人大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力促全镇计生工作上台阶。该镇人大代表在进村入户为民办  相似文献   
9.
"新霞,师团妇联给咱女职工补贴的女性重大疾病保险,你报名了吗?""俺听说了,这可是给咱妇女办的—件好事,忙完手头的活我就去。"农五师八十八团一连女职工吴秀莲刚从连部办公室报名出来后,就喜滋滋地嚷嚷开了。农五师八十八团妇联最近开展了以"爱女性健康.共  相似文献   
10.
柳伦 《党政论坛》2011,(10):10-11
中央为何以《公开信》的形式,而不是中央红头文件的形式来发布生育政策 “当时北京市宣武区的几十个育龄妇女联名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后来听北京市委的人说,这个倡议其实从天津开始,天津说是从上海开始。其实当时中央也没底,觉得‘只生一个’是一件不可实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