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在20年代,京剧界有三位代表人物: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时人称为京剧三大贤。杨小楼虽比余、梅大十几岁,若按辈份论,三人原是同辈,但余、梅都礼敬杨如长辈,始终不渝。杨小楼是杨派武生的创始人,以其精湛技艺和德高望重,当时被誉为武生宗师,后来更被推崇为国剧宗师,在京剧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杨小楼(1878~1938),祖籍安徽潜山,原名杨嘉训,是三庆班著名文武老生杨月楼的儿子。杨月楼文武全才,唱老生是奎(张二奎)派传人,武生能演《水帘洞》,人送绰号"杨猴  相似文献   
2.
<正>清末咸同年间,京剧艺术不断发展,才俊辈出,票房中也出了许多人才,他们中又有许多人投身梨园。有天津票界"三杰"之称的刘赶三、孙菊仙、周春奎都在京剧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三人中刘赶三是年岁最大、从艺最先、入伶最早的一位,也是本行当表演艺术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特别是他丑角戏无所不能,不仅带动了丑行表演艺术的发展,并将之引向高峰。成为清同光年间"十三绝"之一,是当时京剧舞台上第一代丑行演员的代表人物,与出自昆班的杨鸣玉、京高腔班的黄三雄形成鼎立之势,以京丑的特色自成一格。刘赶三还被京剧界推选为精忠庙首,成为下海的票友执掌梨园的第一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刘赶三不畏权贵敢于针砭时弊、讽  相似文献   
3.
史海一勺     
《乡音》2013,(9):43-43
1981年1月中央指出党内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1981年1月8日,中共中央批转中纪委召开的第三次准则座谈会《纪要》第5条指出党内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是:搞特殊、谋私利、生活特殊化;不顾党的原则,搞"关系学",拉"关系户";"走后门";动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大吃大喝的主要特征是:动用公款请客吃喝;吃喝宴请的规格和标准高,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大吃大喝的频率也比较高,"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罗汉请观音",吃请的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