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4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杜传坤 《理论学刊》2006,(3):120-121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过程始于晚清,以“学堂乐歌”歌词形式存在的儿童诗歌提供了第一批原创性作品。其“浅而有味”、“通俗而不俚”、“味隽而言浅”、“斟酌(雅俗)两者之间”的价值取向,既有“古风格”的影子,又体现“新意境”的内容,而且顾及了儿童的年龄特点。然而不管是笼统的美学标准,还是基于国家和新民教育需要而非儿童自身文学需要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意味着晚清的儿童诗歌还未走向自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还在“发生”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翻译必须把握好艺术意境的传达。本文结合许渊冲先生翻译的《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通过情感、韵律以及形象来传达意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意境的追求和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影响中国园林形成的文化根源,并希望现代建筑、规划也应有一种精神内涵来支持。  相似文献   
5.
萧让 《小康》2005,(8):68-7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历代中秋咏月的佳作不胜枚举,我独爱此句,感其意境之雄浑高远,方知何谓盛唐气象。皓月当空,天青海碧,也不禁想起此诗的作者,被誉为“文中之帅”的开元名相张九龄来。张九龄,以诗文和风度名动一时,为人正直而有责任感,一心“致君尧舜上”的儒家知识分子典型,一度和玄宗也曾君臣相合,共创开元盛世,然终不敌李林甫之巧言令色善事人主,在其口蜜腹剑下败下阵来。颇有艺术家气质的玄宗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在秋天给张九龄送去一把扇子,暗示已经用不着他了。然张九龄虽被罢相,其翩翩神采仍让玄宗念念不…  相似文献   
6.
周婷莉 《前沿》2005,(4):171-172
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朱淑真诗词作品进行解读,通过对《断肠集》整体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阐述,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朱淑真作品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7.
从《琴论》看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健  张国花 《求索》2007,(5):168-170
李贽“吟其心”的琴论是以他的童心说为美学基础的,他的琴论是对正统儒家重“禁”重“中和”的音乐思想的一种反叛,表达了新兴市民阶层重“真声”的音乐美学理想,而且关注到音乐风格多样与意境深远的问题,具有值得重视的历史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何光英 《世纪桥》2005,(3):127-128
佛教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古代美学也脱离儒、道等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樊笼,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妙悟和意境这两个在古代美学体系中最具理论深度和中国美学民族特色的范畴,分析佛教思想对这两个美学范畴的影响,以期通过个案分析说明佛教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颜方明 《求索》2012,(6):97-98
意境是古诗研究的难点,原因在于意境理论停留在抽象理论层面而没有进行具体语符载体形式研究。在整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古诗意境的认知与阐释机制应充分考虑意象、意象组合、形象、风格、情感和张力结构等语符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钟河林 《两岸关系》2012,(6):21-23,3
“美丽鲜花在开放,在开放,朋友们来自远方,来自远方……” ——这是一首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歌,歌词和曲调欢乐、喜庆,洋溢着真情,唱的好像是当年我国人民喜迎世界乒乓球赛的内容。海峡论坛举办期间,厦门到处都绽放着鲜花、笑容和真情,欢迎台湾同胞和参会嘉宾的标语、会展中心的论坛会标、五彩缤纷的彩带、众多的论坛服务志愿者,乃至出租车司机的问候语,都与海峡论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记者偶尔走在厦门的一条老巷子里,竟然能听到这首儿时印象深刻的老歌,不禁会心一笑,海峡论坛的氛围和意境真是随处可贮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