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取保候审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之一虽已施行许多年,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去年12月,作为北京市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唯一试点单位,西城区首次公开164张区委各级领导权力运行图,包含领导职权及职能部门权力共计2600多项,其中包括执行权、主持决策权、审核把关权、督促检查权、应急处置权、干部酝酿权等。  相似文献   
3.
<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司法工作的新期盼,也是福建省武平县人民法院的最高追求。今年,为了将这一需求落实到具体的执行工作中,该院进一步创新完善执行工作机制,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依托"三个平台",让"三道阳光"照进人民群众心里,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阳光服务——执行网络平台司法为民,是该院强化执行公开的出发点。今年以来,该院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执行数字化管理系统,全新打造阳光执行网络平台。首先为每一起执行案件建立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涵盖案件的所有信息,和司法管理系统无缝对  相似文献   
4.
林木扬 《法制与社会》2013,(32):126-127
当前,我国非诉行政执行主要是通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自力执行为补充。但这种运行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很多问题难以实现其设立初衷,在学术理论界也都备受争议,因此,对非诉行政执行机制进行分析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非诉行政执行机制的探讨分析,结合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的试点经验,提出以下构建思路:在目前《行政强制法》对非诉行政执行的规定未作出大的改变的情况下,非诉行政执行权尚未具备全部回归行政机关的条件。在此,非诉行政执行宜采取分权运行机制作为过渡方式,待日后条件时机成熟,再通过立法将非诉行政执行权全部赋予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5.
异地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瓶颈”.现有的异地执行方式受地域、交通、人员等限制是不争的事实.为破解异地执行之难,须对执行方式破旧立新.本文认为可由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在其执行机构内增设“异地巡回执行庭”的方式,统一指挥和协调异地执行案件,由有同一执行目的地的人民法院派员协同执行,将有效破解异地执行难的问题.设立“异地巡回执行庭”既有现实需要,又有理论依据支撑,理论依据既包括国家立法层面,也包括地方法院的研究成果.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在不增加人员配置的情况下,对现有执行资源重新排列组合,优化配置执行权,以有计划有目的临时“组团”的形式,加强对异地强制执行力度,促使异地执行到位率大幅上升,为破解异地执行难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目前百姓对公务员有一些脸谱化的刻板印象,似乎公务员就是高官厚禄的代名词,这实际是对公务员群体的误解。除了有决策权和执行权的领导,还有许多基层公务员,他们工作很辛苦,工资并不高,手上也没有什么权力,这些公务员是大多数。之所以群众对公务员有看法、有意见,实际上是对少数官员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的憎恨,这部分人虽不多  相似文献   
7.
黄强  曾梅 《法制与社会》2011,(27):202-203
近年来,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项执行改革正处在推进和酝酿之中,其中执行机关及其机构的改革是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关系重大,任务艰巨,不管从理论到实践都还需要加强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8.
黄明耀  卢伟 《法律适用》2011,(2):116-118
近年来,我院与全国法院一样,积极探索执行运行机制改革,执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去年以来,针对执行领域暴露出系列腐败窝案、串案的严峻形势,我们在重庆高院的指导下,对当前执行工作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系统反思,按照对执行权"分权制衡"的总体要求,对传统的执行权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应勇 《中国监察》2011,(8):32-34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其核心是审判权和执行权。无论是审判权还是执行权,都是国家权力,都是具有强制性的力量。特别是司法权作为解决社会争议的最后一道防线,因其强制性、权威性和对当事人的利益攸关性,以及容易被滥用的风险性,更是极大地区别于一般权力。这就决定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不但是反腐败的重要力量,而且是防治腐败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案讯点击     
最高检正式监督法院执行之"乱"过去两年,最高法院连续出台5个重要文件以应对执行"难"和执行"乱",而后者显得尤为紧迫。"执行法官权力相当大!"对于目前法院执行之"乱",孙加瑞(最高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庭检察官、博士,主持该庭执行检察处工作)的总结是:一些法院、执行人员违法不履行职责和违法滥用职权以及利用执行权谋取私利,有人称为"不给钱不执行、给了钱乱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