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文明提供给城市人太多的生活享受和方便,以至于我们熟视无睹,已经不懂得珍惜。在山上待一段时间,没有自来水,没有抽水马桶,没有热水器,没有电灯电话,甚至连空气里氧气含量都是不足的,再返回城市,看到一切都是新鲜、可爱、可亲的。  相似文献   
2.
表弟最近新盖了楼房,邀请我们去参观参观。 走进小楼,内部装修和城市家庭一样,空调、冰箱、抽水马桶一应俱全。稍微坐定,“哗啦啦,哗啦啦”搓麻将的声音此起彼伏。表弟说,隔壁开了间麻将馆,农闲了,农民们“闲”得无事,只有靠打牌打发时间。我到隔壁一看,哇!打牌的有老头、有妇女、有抱着孩子的新媳妇、有返乡的青壮年“农民工”,还有一些中小学生。表弟他们村的现状,或许是时下部分农村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去过广西桂林的一家酒店,在我入住的时候,发现桌上留有一封信,里面写着欢迎我入住,还写了另外一件事情:我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地方在哪里,我的桌子已经订好了,  相似文献   
4.
杨怀 《学理论》2012,(26):36-37
抽水马桶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然而,它耗费大量淡水资源,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而污水的处理则增加了社会与居民的负担。淘汰抽水马桶势在必行。抽水马桶淘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使无水马桶的推广意义重大,它节约淡水,保护环境;减少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变废为宝,开拓新的环保产业;拓宽农民工进城的就业渠道。抽水向无水过渡,无疑是马桶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5.
岩石 《政府法制》2012,(35):13-13
抽水马桶大家最熟悉不过了,但在美国。抽水马桶的容量可是个大问题。美国的各种政策辩论中,抽水马桶水箱的容量一再被提起。美国有一个联邦管制条例,禁止房屋建筑商在私人住宅内安装水箱容量超过6升的抽水马桶。  相似文献   
6.
厕所心理学     
海文 《政府法制》2014,(6):18-19
英国学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英国人普遍认为抽水马桶是第九项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发明,排名居然在内燃机之前。卫生纸名列第22位,位于铁路和圆珠笔之前。不难看出,尽管我们希望大便、尿液、鼻涕等恶心的排泄物尽快从眼前消失,但我们还是对于这些东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吃、喝、拉、撒、睡.样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死亡和衰老一样.是人必须要从事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一个夏日的下午,重庆。美国人罗伊坐在茶楼靠窗角落,一边喝茶,一边给大洋彼岸的朋友回电邮。朋友想到重庆工作,但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那儿有西餐吗?有抽水马桶吗?交通方便吗?”  相似文献   
8.
2011年年初,知名反乙肝歧视公益人士、浙江大学学生雷闯接到举报,广东省电力一局医院违规开展乙肝检测。雷闯立即向广州市卫生局反映这一情况,为抗议该医院这一做法,他在医院门口表演行为艺术:脱下裤子只穿内裤,坐在抽水马桶上,手持一张纸条,上书请不要将禁查乙肝规定当手纸。根据国务院三部门2010年2月10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对违规进行乙肝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2011,(33):23-23
李鸿章去国外参加国际会议,中途想上卫生间,向服务人员打听好了去处。 进去一看,人家用的都是抽水马桶啊,李中堂没见过,不知道该在哪儿方便呀,可是偏又憋得不行,这个急啊。  相似文献   
10.
前些天,看到几篇领导干部下乡驻村蹲点的报道。一些领导干部反映,住在农家、吃在农家,比城里吃得更多、睡得更香,心情也更舒畅了……我是正宗的"农二代",离开农村才十几年时间。坦白说,每次回去看望老母亲,虽然老人家常常张罗一桌好饭,可是,实在吃不下更多,菜当然是绿色无公害的,可是那水总有些怪味儿;睡嘛,也不踏实,毕竟条件简陋,没有抽水马桶、没有洗浴设备、没有空调。先富起来的农民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农家的生活条件还是一般般的,与城里宽敞明亮的居住环境相比,差距还是有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