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清晰地显示出马克思的哲学和经济学的原初关联,深刻地揭示出马克思学说的批判高度。基于此,马克思揭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步强制"的内在逻辑本质,即哲学形而上学和现代资本在"抽象劳动"上的"同谋和勾连"。惟有站在划定当下社会重大"经济现实"界限的原则高度上,经济哲学方可透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凸显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指出这种批判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使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国内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讨论,大致是因循着以下两种研究思路而分别展开的: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哲学概念,以“异化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批判含义;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实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以“雇佣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认识论含义。实际上,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劳动概念只是他用人本主义哲学术语和思想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综合性概念,其中既有价值批判的因素,也有社会认识论的成份。  相似文献   
4.
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在全面准确地领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极其严密的条件下进行本质化定义的.它暗含的条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厚理,这恰恰说明“劳动”是动静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劳动”的动静结合的分析,构建“结合劳动”在价值形成中合力作用的框架.可以在坚持价值一元论的前提下.回答现实中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5.
闫小磊 《学理论》2010,(7):164-167,173
超越现代性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性原理驱动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运动过程中产生困窘实则必然,直面动态、变幻的现代性态势,注重研究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洞察与关注现代性批判的存在论基础——对历史的、现实的人及其感性活动的考察——和硕果——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在解读美国《公民读本》基础上,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困境的超越指明路径——形而下地深入考察当今人的真实生活现实,关注个体的幸福实现,由此出发相应地调整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着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价值只是抽象劳动形成的,与生产要素和市场机制没有关系.因此,人们一般只是注重研究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意义,而没有深入研究价值形成的作用机制.实际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是本质的规定和高度的理论抽象,具体的价值形成过程离不开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与竞争、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本文按照<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对价值的本质规定与具体形成机制做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劳动的重新定义与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理解劳动价值论,不能绕开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尤其要重新探讨抽象劳动这个核心性概念。马克思把抽象劳动定义为“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有失偏颇,表现为没有对脑力和体力进行深入研究,把本来是体力的一部分的大脑的生理功能同大脑记忆、思考的内容即知识力混为一谈,导致了对简单劳动的“过度抽象”。因此,我们必须对劳动重新进行定义:劳动是劳动者以体力为基础的对知识力的传承与积累过程。根据这一新的劳动定义,劳动力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价值和剩余价值不仅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更是社会创造的,而且,价值的创造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劳动工具参与价值创造;劳动生产率同价值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源泉的界定是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但是,什么是价值的源泉?至今争论不休。本文引进一个新概念,价值是不同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同质的社会计量尺度,由此推导,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价值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它必须在狭义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为广义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和三种存在形态及其内在比例关系,是广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9.
姚挺 《学习论坛》2008,(10):77-80
把社会分工看成"总体工人"不能忽略生产关系这个条件.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不可能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服务劳动本身不是商品,也不创造价值.亚·斯密按"苏格兰方式"理解劳动的物化,有草率的缺点,也有合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邓丰 《传承》2008,(16):18-19
本文通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指出这种批判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使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