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佳 《理论与改革》2015,(2):99-101
巴黎学派的布鲁诺·拉图尔进行了科学的"实验室研究",创立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描述社会建构的整体论进路,揭示出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与社会的复杂联系,推进了科学观的"社会学人类学转向"。文章借助拉图尔"行动者网络"、"对称性原则"、"必经之点"等理论观点分析教育政策运行中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阐释了过程中的动态性及复杂性,为我国教育政策运行研究提供了网络分析、多元关系建构、田野研究等颇具实践操作价值的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贺建芹 《求索》2010,(6):116-118
拉图尔早期致力于拓展强纲领及其因果性信条,认为社会因素与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科学事实完全由社会建构而来;为了摆脱社会建构论的困境,拉图尔摒弃了科学知识形成的因果性观念,转向科学社会研究的新范式,在这种新范式中,自然或社会不再作为科学知识形成的原因,而是作为科学活动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运用科学人类学的方法,亲身进入实验室研究,观察、记录实验室的科学活动,以此得出结论:科学事实并非自然世界的表象,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科学家集体内外争论、磋商和妥协的结果。把实验室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连接起来,试图对称地处理科学中的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构建了统摄自然、社会、科学、技术在内的联合的行动者网络。而且其方法蕴含了现象学精髓即"面向事实本身",对科学技术的微观考察。本文对核心概念进行剖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拉图尔科技哲学中所蕴含的现象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科学事实在科学哲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拉图尔以“同盟”建构论的思想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科学事实的产生、传播、确立、证明和转化的过程,认为科学事实从产生到转化是伴随“科学同盟”从形成到解体的整个过程而进行的。拉图尔“同盟”建构论的科学事实观在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