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火与人类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工取火始于何时至今还没有定论,但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用火。目前,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的切萨瓦尼亚,有40块烧过的粘土小碎块,距今约140万年。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高原这片广袤雄奇的土地上,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三万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那个遥远的洪荒时代,原始先民的足迹已经到达了海拔3500~4300米之间的长江上游通天河流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约在距今6000年前左右,青海地区进入了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从而迎来了史前文化的辉煌时期——一个彩陶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台湾自古属中华。从历史上看,台湾与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一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了台湾岛。台湾的早期住民,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去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的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4.
温暖的石头     
张嵩 《共产党人》2010,(9):53-55
四月的彭阳,桃花灼灼,杏花艳艳,十分的撩人眼目,每一个桃杏枝头都勃发着青春的诗意,生机无限,春光无限。县城所在的灯盏山,山形奇特,占尽"脉气",更是独得先机,千树万树的花儿,满山遍野,在风中不知温  相似文献   
5.
来宾是一个小城,年轻又漂亮。刚刚5岁半的她,拥有活力和朝气,同时,她也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麒蝼山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麒麟山人”,1956年发现于来宾市麒麟山盖头洞,是目前广西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4,(1):63-63
色粉画,也称粉画、彩色粉笔画,其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十七、十八世纪,色粉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地位被确立。十九世纪,色粉画在欧美等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到十九、二十世纪的德拉克洛瓦、米勒、马奈、雷诺阿、德加、卡萨特等大师都留下过很多经典粉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地处中国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地带,因位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领土,故简称“晋”,并沿革至今,“三晋”为泛称。在700多年前的元朝,开始设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辖今山西全境。1369年4月(明朝洪武二年)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正式称“山西省”,相沿至今。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表明,早在18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源远流长的山西历史。  相似文献   
8.
范松 《当代贵州》2012,(21):22-23
穿洞里的"亚洲文明之灯"美国著名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指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就已萌动。"在被称为"黔腹滇喉"的安顺,这种"文明的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万年前。安顺以北26公里的普定县城郊,在一座孤山的山腰上有个石灰岩溶洞,因洞口南北对穿而得名"穿洞"。1979年以来,这里出土了人类完整头骨两件,各类石器两万余件,磨光骨器一千多件,还发现了1.8万件、十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和多处用火遗迹——这说明,早在1.6万年前,古"穿洞人"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9.
张建文 《政策》2012,(3):27-27
作为县一层级,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加快文化强县建设。阳新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资源,要充分发掘这些资源,让其服务于文化繁荣发展。(一)让历史文化富有感染力。阳新历史上远有"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尚垴新石器时代遗  相似文献   
10.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3,(16):14-14
观音洞文化的发现,雄辩地证明,早在20多万年以前,贵州高原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并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1965年冬天,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亲临黔西观音洞主持发掘,奏响了贵州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1973-1974年继续发掘,共出土石制品400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三大类。石器占石制品总数的66%,分为刮削器、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凹缺刮器、石锥和雕刻器7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