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长才 《民主》2012,(1):47-48
南京扬子江北岸的古镇浦口,曾有许多伟人在此驻足,毛泽东便是其中的一位。毛泽东的浦口之旅发生在哪一年?据他自己回忆,是1919年的初春。那一年毛泽东26岁,上一年9月底,由他的伦理学老师、后来的岳父大人杨昌济先生介绍,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引荐,经北大校长蔡元培批准,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月薪8块大洋。  相似文献   
2.
汪树民 《湘潮》2015,(3):332-334
蔡和森并非出身于书香门第,也不是官宦之后,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求学的机会委实来之不易。虽然其祖父在世时家中还有薄田六十余亩,并且在镇上还开有一家南杂店,算是小康之家。无奈富裕未能持续三代,蔡和森出生时家里已经破落得不成样子。本该进入学堂求学年纪的蔡和森不得不到镇上的手工作坊干活以维持生计,到了十六岁才勉强有机会进入学堂。蔡和森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凭借先天的秉赋和后天不懈努力,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  相似文献   
3.
1918年8月15日,青年毛泽东为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的事,由长沙乘火车到北京,这是他第一次走}“湖南的长途之旅。他没有去法国,而选择留在北京。10月,经恩师杨昌济的介绍,他被安排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次年3月,凶母亲病重离职归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历史展示给我们的是他的勇敢、机智、坚强,他以神的形象印在人民心中。但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有七情六欲,他有爱恨情仇,在他刚毅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婚姻充满了悲欢离合,历尽了酸甜苦辣,他既品尝到了人世间爱的醇美,也体验到了生活中夫妻间的琐碎。  相似文献   
5.
薛锋 《中国人大》2012,(5):50-50
1949年11月,远在湖南的杨开智亲笔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安排到北京生活工作。杨开智是毛泽东恩师杨昌济的儿子,也是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亲哥哥,亦即毛泽东的亲大舅哥。 毛泽东早年在长沙读书时,经常出入杨家,得到了杨家和杨开智的多方面照顾。特别是在杨开慧被捕后,杨开智曾设法营救;杨开慧牺牲后,杨开智又冒着风险收殓尸体;以后又营救、帮助毛岸英兄弟。杨家的确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虽是一个蔑视死亡威胁的历史巨人,他经常讲到死,也从不怕死。但是当面对自己亲人不幸死亡时,他既表现出坚强,又表现出一种无奈。是啊,是人就有些惧死,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有亲人的情感。尽管如此,但他却表现出惊人的坚强,并多次用"为有牺牲多壮志"这种理念,来告诫自己,鼓励别人。  相似文献   
7.
张彦台 《党史博采》2008,(11):20-22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词中热切怀念的"骄杨"就是他的夫人和战友杨开慧。由于杨开慧英年早逝,再加上她留给世人的东西太小,所以真正了解她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8.
友情深厚交谊久长 毛泽东的一生,有着众多的党外朋友,其中交谊最深、友情最厚的,当属章士钊。据《梁漱溟晚年口述》一书记述,当年毛泽东为勤工俭学筹集经费,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给自己的好友章士钊写信,毛泽东到上海找章士钊,章士钊找到大资本家穆藕初,发动各界社会名流筹集了一万大洋,经章士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拿了这一万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运动观是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毛泽东的运动观渊源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的主动、求变的哲学精神,经过周敦颐、胡安国、胡宏到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对动静观的阐释和发挥,又通过谭嗣同、杨昌济的弘扬与传播,直接影响到青年毛泽东。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将运动观建立在矛盾论的基础之上,把唯物论的物质观和辩证法的运动观相结合,全面改造和发展了王夫之辩证法中的动静观,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杨昌济的军事思想体现在:强调尚武健体,强兵保国;宣传和弘扬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杰出人物的用兵韬略;关注现代战争,注重战争知识经验的积累:战前准备及战时动员工作对于战争具有极端重要性;战争武器的更新与发明对战争双方有决定性作用;战争胜负还取决于交战国双方经济实力和军费开支。在杨昌济的影响之下,青年毛泽东对军事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研究,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深刻研究的预备功夫,对未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