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每年分春、秋两季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刊拟登载高质量的法学学术文章。竭诚欢迎中外法律学人踊跃投稿。对所有来稿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如决定刊用来稿,编辑部将在两个月内予以答复。一经刊用,即致  相似文献   
2.
成健 《政府法制》2014,(26):58-58
曾经读到过鲁迅的一则轶事:某书局老板悭吝成性,计算稿酬时从不算标点和空格。 鲁迅对此不置可否,但他提交的文稿从头到尾不分章节,也不加标点。书局退回稿子,请鲁迅分段落、加标点。鲁迅便回复对方:“既然如此,可见标点和空格还是必需的,那就得算字数了!”  相似文献   
3.
最近,据《中国青年报》透露,山东省枣庄电视台副台长兼广告中心主任张静参评副高级职称的10篇论文,竟然都涉嫌抄袭,有的篇目甚至“通篇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据说,该副台长还曾被评为“2010年度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人道,甭说他了,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都有抄袭的劣迹,这算啥?是“学习”,也是‘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用相关例句分析总结了英文中常见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详细说明了这几种标点符号在实际语境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指出某些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英文语篇中句子间逻辑关系的确定、句子主要结构和重要信息所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有关标点符号的阅读理解方略,以供语言学习者在阅读中尝试。  相似文献   
5.
来稿须知     
<正>本刊自2009年起改为双月刊,逢单月底出刊。改版后的《青年研究》注重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结合,同时更加强调学术规范性,鼓励打破既有框框、具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尝试。亦欢迎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相似文献   
6.
《党的文献》2011,(1):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饮水思源,创业维艰。本刊特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和1922年至1923年出版的报刊《东方杂志》、《大公报》、《前锋》和《向导》中,选取毛泽东1921年到1923年间的七篇文稿。其中三封书信为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当年起草、撰写的四篇文稿亦难得一见。从这些文稿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关注、调研与思考,以及投身革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忙碌身影。为保持文献原貌,所刊文稿,除明显的错字、漏字分别在<>和〔〕号内校正,或加注说明,衍字用【】号表示之外,其他均照原样,未作改动。原文为竖排繁体的,现改为横排简体。原文没有标点符号的,加了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7.
浅谈标点符号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标题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见仁见智。有新闻学者认为,"制作标题时,通过选用最恰当的或最有特殊表达效果的标点符号,可使意思表达得更准确,使语气相宜感情抒发得更为淋漓尽致,把标题中需要突出的部分,醒目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8.
来稿须知     
本刊自2009年起改为双月刊,逢单月底出刊。改版后的《青年研究》注重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结合,同时更加强调学术规范性,鼓励打破既有框框、具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尝试。亦欢迎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讨论与争鸣。1、本刊刊登的论文一般以10000-20000字为宜。来稿须直接投至编辑部电子邮箱:qsn@cass.org.cn。请不要将稿件投寄给编辑个人,以免稿件丢失。2、来稿中应包含以下信息:(1)文章标题、中文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2)文章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不超过150字)、英文关键词;(3)正文、脚注和参考文献;(4)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3、来稿凡采纳或引用他人成说,均须加注说明,格式如下:在正文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和页码,如(费孝通,1998:24-30);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末,按照作者  相似文献   
9.
执著人生     
一次在火车上,我听一位中年男子向他同座的女青年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宴会中,有位美国心理学家提议,请在座诸位用最简短的形式写一篇自传。其中一个满脸沮丧的年轻人神气十足地交给这位心理学家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他的解释是:“一阵横冲直撞之后,落了个伤心哀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相似文献   
10.
来稿须知     
本刊自2009年起改为双月刊,逢单月底出刊。改版后的《青年研究》注重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结合,同时更加强调学术规范性,鼓励打破既有框框、具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尝试。亦欢迎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