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相同与差异两方面探讨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关系问题 ,并结合西部大开发的现实条件作出具体分析 ,在西部大开发中应以公民意识为主导 ,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 ,促进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3.
《共产党人》2006,(9):53-54
“五四”运动之后,回回民族终于找到了一条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本民族的优秀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许多爱国志士积极努力促使民族觉醒,踊跃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行列。而那些优秀的回族儿女,则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由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中华民族最先进的代表。马  相似文献   
4.
任国强 《德国研究》2003,18(3):48-52
19世纪是德国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并最终形成民族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后成为德国国歌的政治抒情诗“德国之歌” ,为把握该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对 2 0世纪德国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来,关于公务员的改革动作不断,诸如在岗公务员双项选择、公务用车改革、高薪请退补偿机制等改革措施成为媒体的焦点,使得公务员改革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热衷干公共话题,固然是民主意识觉醒的标志。然而,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却并不必然能转化为民主决策本身。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正在或将要进行的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完全由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在改革中更多地只是看客身份。  相似文献   
6.
王继东 《东南亚》2006,(4):49-54
李朝(公元1010—1225年)和陈朝(公元1225—1400年)是越南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共维持了近4个世纪。李朝仿效中国唐宋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封建体制,陈朝在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越南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逐步发展、巩固并走向繁荣。在政治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越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进入越南民族意识勃兴时期。越南李陈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勃兴对越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一、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越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越南封建王朝建立后,特别是在李朝,佛教被尊崇为…  相似文献   
7.
公共精神的价值与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张个人权利、自我利益意识觉醒,由此,"个人"日益地鲜明起来,而"公共"却在逐渐地黯淡."公共"在人的头脑中似乎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诸如公共物品、公共利益、公共精神也似乎太理想化或者太浪漫,因此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然而,过于看重私人地位和私人生活,必会有脱离公共生活的危险;过分主张个人权利所导致的结果便是丧失了公共责任感,如此,何来信念和能力来提供人类所需的公共服务、促进基层经济发展、消除疾病、缓解贫困、遏制环境退化,达到全人类的幸福这一最高的善呢?由此可见,关注公共精神价值与功能,探索公共精神培育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回顾中华民族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抗敌,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凝聚力的壮丽诗篇。就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而言,一方面,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劫难,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大大的延误;另一方面,日本的野蛮入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抵抗,促使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民族凝聚力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最彻底、最充分的体现。不仅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实际进程,而且激励着中华民族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  相似文献   
9.
吴蕾 《学习月刊》2012,(8):89-9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倍受社会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推进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的大学生民族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0.
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言:压迫是自由主义的学校,流放是民族主义的摇篮。晚清留学日美欧洲的新式知识分子,是最早开始重新建构中国民族认同框架的人,因为,与传统知识分子相比,他们具有更开阔的世界眼光,同时也在与"他国"、"他族"的交往中产生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