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推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付出晚年全部心血的汪道涵先生90高龄驾鹤西去,为1993年4月27日以来展开的两度“汪辜会谈”划上了凄美的休止符。汪道涵先生生前为谋求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呕心沥血,深受中国大陆人民、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敬重。辜振甫、汪道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     
《党课》2006,(2):95-95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原中顾委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同志的遗体,12月 30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火化。汪道涵同志因病于2005年12月 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 岁。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4日上午7时许,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0岁。专家市长爱逛书店汪道涵,1915年生,安徽嘉山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一个区的财经部长。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杭州市财经部长、浙江省财政厅长、商业厅长、华东工业部长等。  相似文献   
5.
冯都 《党史文苑》2006,(3):18-21
"汪辜会谈"的主角之一汪道涵,是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他不仅是老革命家、教授、博士、"超级书迷",还是我国政界知识渊博的学者型领导,在外交活动中被称为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以九十高龄,走完了传奇而辉煌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6.
两年多以前,在一次会见中,汪道涵先生跟陈乐民和资中筠两位先生谈到:二十世纪快到末尾了,应该回顾一下二十世纪。陈乐民和资中筠受到这次谈话的启发。两年多以后,在人类新的千年到来之际,陈乐民(著名欧洲问题专家、社科院欧洲所前所长)、资中筠(著名美国问题专家、社科院美国所前所长)和冯绍雷(苏联/俄罗斯问题专家、华东师大人文学院院长)、刘靖华(社科院国际政治研究青年学者)一道联手推出了中国人对二十世纪回顾总结的扛鼎之作——《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全书由资中筠丰编。  相似文献   
7.
1947年江泽民同志交通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上海粮服实验工厂。1950年,经过整合后.上海粮服实验工厂更名为华东工业部益民工业公司食品第一厂。“益民食品一厂”的习称由此而来。在这里,江泽民同志遇到了伯乐——汪道涵。  相似文献   
8.
武佩河 《党史纵览》2006,(11):46-48
自来桥镇位于安徽省明光市东南部,20世纪40年代曾是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镇.这里交通不便,群山环抱,峰峦叠嶂.1940年3月,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这里成立.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抗日女英雄戴锡可就是在这里,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一个个生动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先有1992年的"九二共识",才有后来的1993年的"汪辜会谈",且看两岸关系史上重要的两件大事——"九二共识"和"汪辜会谈"的台前幕后。"两岸一中"促成"九二共识"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进行两岸事务性商谈,而两岸"两会"商谈必须要以"一个中国"为基础。所以,海协会关于两岸要确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在台湾同胞中引起反响,也使台湾当  相似文献   
10.
孟素 《世纪风采》2013,(6):26-31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汪道涵因提纲极具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而载人史册。他的一生,爱国爱家,心系故土家园,情牵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