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4,(5):64-64
走进陕西的东大门——潼关县,人们都会为之称奇。这里不仅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更因为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勤劳的潼关人治山治水,使昔日的高塬缺水地区,展现出山川秀美的一派新景象,街道繁华,经济发展,政通人和。  相似文献   
2.
韩国治山绿化运动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瑛 《当代韩国》2008,(2):48-53
韩国是成功进行植树造林的典范国家之一。韩国的治山绿化运动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韩国政府发起和推进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创造了迅速绿化国土的奇迹,推动了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韩两国地缘相近,经济、社会和人文背景相似,分析研究韩国政府动员全国人民开展全国性治山绿化运动的全过程,学习借鉴韩国治山绿化运动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国植树造林运动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邬力群 《党建》2011,(8):34-34
我2001年办了退休手续。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工作虽然退了,但心不能退。我选择走进岩石裸露、植被稀疏的山区,开始实现我“治山治水”的宿愿。  相似文献   
4.
远声  刘瑛 《新湘评论》2009,(7):41-43
熊清泉主政湖南6年,带领省委、省政府一班人团结奋斗,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湖南的发展,坚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湖南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工作方针和办法,在科技兴湘,对外开放,集中有限财力办电,治山治水、绿化湖南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开创性工作,为湖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国家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在调研报告上批示,山东枣庄设立协理员的经验做法好,请办公厅以简报形式印发全国进行推广。”去年9月28日,在枣庄市山亭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第20次会议上,赵海涛副区长就“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区工作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项南同志十分关心重视长汀县河田镇的水土保持工作,无论时任福建省委书记期间,还是就任中顾委委员、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之时,都曾经专程来到河田视察水土保持专项工程。每次都不顾旅途劳累,跋山涉水,深入调查,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与县、乡干部群众研究治山治水良策。现如今,在他远见卓识、睿智创新和支持鼓舞下,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0,(5):14-15
重庆要发展,最难在“两翼”地区的脱贫致富,这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一个梦想。我们这一茬儿干部,绝不能把矛盾交给后人,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决心啃掉这块“硬骨头”,要举全市之力抓好抓实。这件事干成了,城乡统筹就很具体了;反之,如果干不成,主城和“两翼”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城乡统筹就成了一句空话;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就都落实不了。“两翼”区县,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多出一些现代版的焦裕禄,带领当地群众治山治水,艰苦奋斗,要将种苗、流通网络、龙头企业、人才保障几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同时抓好典型引路。要在三年内,让“两翼”95%的贫困农户都能增收万元,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利益。  相似文献   
8.
大寨,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大寨的地形是由一道道深浅宽窄不同的山沟和沟与沟之间的一道道高低长短不一的坡梁组成.大寨人种的地呢,不是挂在山梁上,就是挤在沟边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灾在日本成了重新备受关注的对象。说其“重新备受关注”,是相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而言的。当时日本在连续实施了8个治山治水5年计划之后.高投入、大规模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水灾损失占GNP的比值.由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8%左右下降到了0.5%以下。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到处都渠化一致了的河道重新具有一些自然的面貌.渴望恢复过去那种可以自由“亲水”的环境。特别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举国上下防灾的重点一下都转到抗震方面去了。然而,从1998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重大水灾,尤其是大城市遭受暴雨袭击之后惨重的经济损失,迫使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日本水灾的风险与防灾能力.探讨调整治水方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青海东部的母亲河,从巍巍祁连腹地穿山越涧.又飞珠叠玉流淌草原河谷。生活在这里的14万湟源人民.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家乡,坚持在高原植树造林55年.治山治水50年,水土保持40年,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2007年,这个美丽醉人的春天,湟源县捧回了全省唯一的“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围土地退化治理试点县”两块金牌,用天际剪来翡翠和云锦.织绣出一个名闻遐迩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