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亨利希·海涅成了马克思家的常客。1843年底整个冬季的晚上,他都是在马克思家的壁炉旁度过的。巴黎圣日尔曼区郊外的那条高低不平的街道.被栗树柔密的枝条轻抚的窗户。叠起一堆堆文稿的写字桌,简朴的家具,井井有条的陈设,还有一进门就能见到的熊熊炉火……这一切是多么熟悉,又是多么温暖亲切啊。  相似文献   
2.
<正>追求健康、享受天伦,是人的本能,也是自然之道。弘扬养生长寿文化,合乎人性,有益于建立和谐、积极和健康的社会秩序。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是常青的。"再好的理论分析,都没有鲜活的事例来得生  相似文献   
3.
铅笔PK相机     
苑迪 《中国减灾》2011,(3X):2-2
<正>来自比利时的天才艺术家本·海涅用铅笔和照片创造了这些神奇的作品。新的视角、新的方式、趣味性的发现,让他捕捉到了大自然,城市建筑和身边环境  相似文献   
4.
张玉书 《德国研究》2012,27(2):104-113,128
今年我们纪念海涅的215岁诞辰,回顾诗人海涅和中国关系的发展.海涅青年时代的抒情诗中有印度,没有中国.1830年七月革命前后,海涅反对德国的封建势力,斗争锋芒也指向资本主义.中国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封建帝国,被他用来讽刺浪漫派诗人和普鲁士国王.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海涅从一开始便把同情心倾注在中国人一边,而对“红毛生番”痛加挞伐.这些充分表现在他通讯报道的汇编《卢苔齐娅》和他最后的著作《自白》里,足证海涅此时已对中国怀有深情.我们纪念海涅的诞辰,也缅怀中国人民的这位朋友.  相似文献   
5.
海涅情诗     
《党课》2011,(2):123-123
啊,我真愿变成一张小板凳,给我的心上人搁脚!任她怎样踏我、踩我,我也绝不抱怨、喊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