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吴宓(1894-1978),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赴美留学哈佛大学,先后在国立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41年当选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者。著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相似文献   
2.
1937年北平沦陷后,作为教会大学的燕京大学继续留在北平办学,直至1941年年底被日军关闭。其间,在教会学校背景的保护下,燕京大学师生开展了各种抗日活动:燕京大学中共地下组织发动校内的民先队开展抗日宣传,组织进步读书会;燕京大学校方积极与日伪当局交涉,保护抗日学生,还组织护送学生进入根据地或大后方;司徒雷登、林迈可、赵承信等中外教师也通过不同方式支持了抗日战争。燕京大学的抗日活动成为沦陷区抗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其特殊性,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书信息     
《小康》2013,(6):93
《忍不住的"关怀"》杨奎松广西师大出版社定价:48.00元继"革命"之后,杨奎松教授将研究重心转向"建国史",他的关注点首先放在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命运变迁上。本书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一位是报人王芸生,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书中试图解释和理解他们对时代巨变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应变行为。《"四人帮"沉浮录》金春明九州出版社定价:28.80元本书引用的许多资料都是第一次披露,比如刘少奇、周扬、陶铸等被打倒的许多细节,毛泽东和江青之间的关系,等等。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诸多思考和  相似文献   
4.
我于1945年春考入燕京大学,那时燕大已内迁抗战大后方成都.  相似文献   
5.
瞿同祖与法律社会史研究——瞿同祖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健 《中外法学》1998,(4):13-20
<正> 1996年秋季,我们几个读法制史专业的博士生(胡旭晟、范忠信和我)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丁小宣在一同开始筹划“20世纪中华法学文丛”的时候,就决意聘请法律史学界的老前辈——瞿同祖先生来担任这套文丛的学术顾问。瞿先生有关法学方面的全部作品也在首批整理出版的选题之列。不过,虽然闻知瞿老在法史学界的大名已久,但对于瞿老其人及其治学的详细背景所知甚少,社会科学家辞典或者名人录一类的介绍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齐宏伟 《南风窗》2010,(4):88-90
司徒雷登墓在杭州城东北郊安贤陵园,这里苍松翠柏,流水潺潺。墓碑上简简单单写着他的中英文名字、生卒年月和"燕京大学首任校长"的字样。付出者在付出中已得酬报,因他不是为了果效,而是为了心中那不灭的信念和伟大的爱。100多年过去了,那份爱还在激荡,让人终还是无法挥手道别。  相似文献   
7.
冯远理 《各界》2011,(5):31-31
今年4月,我来到了无限向往的北大燕园。来到这里,主要是想拜祭一个人,一个在中国曾经家喻户晓的一个在20世纪上半叶曾经在中国政治、文化尤其恒教育领域有着巨大影响的人--这个人就是创办了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  相似文献   
8.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1,(14):28-29
一个出生在杭州耶稣堂弄、身高1米8左右的美国人,拎一只破皮箱,一生往返美国十几趟募集燕京大学办学经费;他行走于民国上流社会,却常穿一身补丁衣裳……这位后来在中美关系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美国人,正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司徒雷登。在中美建交30余年后的今天,回望历史,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位著名的美国人,一人就在中国现代史上独占了四个"第一"。  相似文献   
9.
陈远 《同舟共进》2009,(8):35-37
说到1919年,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五四运动,其实那一年还有一件近代史上的大事,那就是燕京大学的创办。燕京大学从兴起到走向末路的历史并不太久,却和中国近代政局紧密关联。笔者从2005年开始关注燕京大学,先后走访了30多位在世的燕京校友,从他们口中了解到许多往事。  相似文献   
10.
名人妙语     
向东 《人事天地》2007,(11):51-51
1- 1930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教,校长司徒雷登问他对燕大印象如何,他答道:“起初听说燕大是中国教会大学中最中国化的大学,心中特别向往。我来燕大一看,才发现并非如此。一入校门就看到M楼和S楼,这难道就是中国化吗?我希望将燕大各建筑都改为中国名。”不久,燕大专门召开会议,决定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一律赋予中国名称。钱穆还为校园的一个湖取名叫“未名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