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薇 《小康》2012,(6):99-101
人才匮乏是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从编创到演员如何"修炼内功"?如何让观众买票进场?另外,作为"高成本,低产出"的艺术形式,音乐剧也对中国剧场商业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梁红艳  ;刘志红 《求索》2014,(4):150-153
摘要:斯蒂格·拉森是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推理作家之一,2001年他开始创作的“千禧三部曲”系列小说,以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叙事手法组织故事情节,显示出一种双轨并行、交飞叙事的结构特点。与此同时,他将电影叙事中的“梦幻般的真实感觉”融进小说刨作,以梦境的虚幻镜像映射小说主人全现实人生以及自我存在的种种困境与假象。另外,他又用一种类似电影“摄影机”般的修辞技巧,使小说在“可视化”的描述中形成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情绪氯围。拉森小说的畅销经历说明,资本主义消费主义至上的大众文化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并非只有消极面,在阅读的愉悦之后读者更能自然地获得发自内心的思考和体悟。  相似文献   
3.
宕子 《观察与思考》2011,(12):59-59
<正>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国空军飞行员科特史蒂文斯上尉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而他的身边坐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克里斯蒂安,正在与自己讲话。科尔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在这辆车上,而且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存在!正当他  相似文献   
4.
罪·爱(终)     
我的出生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和天上落下一粒尘埃没什么区别。我的死亡却很轰动,场面盛大而耸人听闻,人如蝼蚁,我自飞翔……  相似文献   
5.
白日梦     
《法律与生活》2011,(21):23-23
10月2日下午,一名身穿貂皮大衣、30岁左右的女子突然来到一家商场,在一楼周大福金饰品专柜转了两圈后,在最值钱的柜台边停下。  相似文献   
6.
布洛赫著作中的精神分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的释梦是作为“不再被意识到的东西”的梦的解释学,而布洛赫的释梦是作为“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的梦的解释学。与弗洛伊德的夜梦、无意识之梦、被压抑之梦不同,布洛赫的梦是白日梦、有意识之梦、更美好的人生之梦。  相似文献   
7.
换一个视角看“白日梦” 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做白日梦”成为了我个性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在开会时进入梦乡。而我则一般在“做白日梦”,神游物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种习惯帮助我更好地适应了“领导者”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就景仰钱。 景仰钱之前,我景仰的三样东西是:电影、山楂丸和游泳池。电影,是丈八白布上人影幢幢,忽东忽西,可大可小,配以音乐徐徐演之,相当于白日梦或活见鬼。山楂丸又名大山楂丸,好吃至极,我妈只是偶尔从医院开一盒分赏我和我姐,嚼之咽之,无不如意。其名也谦逊——“山楂丸”。  相似文献   
9.
我与她在网上认识,她言语犀利,文思敏捷,很合我聊天的胃口。我说:你有心事可以向我倾诉,我可以成为你心灵的通气孔。她说:你真聪明,知道我是个有故事的人。我说:网路上行走的女人,都有故事。你想倾诉,我愿意聆听。她于是说:我想说说的,是我曾经度过的一段沉沦的岁月,曾经,我却以为那是爱情……  相似文献   
10.
梦碎传销     
在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姑娘张菊在一个中不溜儿的饭店“端盘子”。她比周围的姐妹更勤快、能干、有眼力见儿,很少遭老板娘的白眼儿;她比别的女孩子节偷,从不比穿比用,每月400元的工资大都能存起来。当然,她还有比一般女孩子更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有很多钱。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父母是帮不上忙了,他们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自己干点儿什么,又没有本钱,租个小门面就好几万,她再能攒也攒不够;向亲戚朋友借点,他们好像还不如自己呢。想来想去,捷径倒是有,找个大款丈犬不就行了。可是男人们都喜欢美女,相貌平平又一本正经的她根本不具备竞争优势。张菊只好望钱兴叹,经常沉浸在做个有钱人的幻想中。有时候,她也骂自己,你这不是做白日梦嘛,又实现不了,自寻烦恼!可梦境赶不走,挥不去,她也没办法。张菊特别爱听“心理咖啡茶”,这是一档广播电台的心理咨询节目,请来的全都是资深的心理分析师。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干奇百怪的问题:有人觉得上班就是受刑,在单位里度日如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