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0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银亭  杨振华 《人权》2002,(3):36-39
“杨校长,您不能走啊……” 2001年12月26日,河南省许昌县桂村乡石桥杨村成了泪水和哭声的海洋。数以千计的群众一大早便自发地涌进石桥杨小学,为他们心目中的好校长、好老师、好人——石桥杨小学校长杨保金送行。 杨保金,许昌县桂村乡石桥杨村人,1968年参加教育工作,他33年如一日,把整个生命都无私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曾多次荣获省、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动下,石  相似文献   
2.
12月13日,星期二。褪去连日笼罩的雾霾,天气变得晴好。一大早,记者驱车来到沂源县的石桥镇。见到镇党委书记王贵玉时,他正和班子成员商议为镇上小学购买校车的事儿。"这段时间校车事故频发,不少有校车的地方为了躲避麻烦都停运了,咱咋还反其道而行之呢?"看到记者的不解,王贵玉笑了:"能用上校车,  相似文献   
3.
那些老标语     
苏瑗 《公民导刊》2012,(12):54-55
我在乡下采风,看到最老的标语,大概就是"工业学大厌、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这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口号了。这些标语,它们大多刷在班驳的老墙、石桥、电线桩上,历经沧桑风雨,而今还在。你若想去打开一册乡村线装书,通过这些标语,大致可以清理出一些线索来。在我小时侯,生产队干部从公社开  相似文献   
4.
张墨宁 《南风窗》2014,(2):49-51
<正>传统的小农经营已经到了新的发展瓶颈阶段,种粮能维持基本生活,但不挣钱。农民自发地探索着各种规模化和商业化经营之路,这些听起来"方向正确"的路子,要在实际中发挥效益,往往面临巨大困难。河北省徐水县遂城镇石桥村的田间人迹渺无,华北沃野麦苗抽芽,已经过了耕种的季节,如同中国大多数村庄一样,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了,偶有几个长者聚在家门口闲谈。徐水,已经连续多年被农业部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稳定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留守老人,年  相似文献   
5.
卢沟晓月     
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5周年,日寇于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座精美的石桥成为日寇罪行的见证。而今,它已成为文物保护重地。历史文人多有吟咏,明人邹缉曾有诗赞叹:  相似文献   
6.
四访韩村河     
今年春天,我又一次来到了被称为京郊第一村、乡村都市的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访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村党委书记田雄同志。望着田雄那坚毅的面庞,听着他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友协的全称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而对我来讲,它还曾经有一个名字令我非常怀念——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1958年,父亲西园寺公一带着我们举家迁居北京,住进了台基厂大街1号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即人们习惯称为"和大")的大院子,这里现在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其前称为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所在地。今年5月,全国友协将迎来建会60周年——"花  相似文献   
8.
故乡玉田,有座京东古桥——彩亭石桥,2001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9.
陆建华 《唯实》2004,(8):192-192
假如我不解释,你一定如堕云里雾中!白石桥?在什么地方?为它叫什么屈?其实,我只要告诉你,不久前,著名笑星牛振华就在北京西直门外那个叫白石桥的地方因车祸丧生,你大概就不难明白了;如果我再告诉你,前几年,那个学谁像谁,学什么像什么的堪称天才笑星的洛桑,也同样是在这个白石桥同样因车祸去世,我估计你很可能从此再也不会忘记这个白石桥了。  相似文献   
10.
索穷 《今日民族》2005,(10):44-47
根据各地地形条件的不同,西藏境内过去有石桥、木桥、溜索桥、藤网桥、铁索桥等,在江河、峡谷上架起一座座飞天“彩虹”,为当地人民出行往来提供了便利。但是,有桥并不等于就能平安通达。清代诗人吴升对过去雪域高原高山峡谷地区溜索悬渡的惊险境景曾作过这样的描述:上无一发可援手,下则百丈奔惊龙;身如云滔脚绵软,达岸回视人飞空。……作为西藏地区最大的城市,解放前,拉萨及周边的农村曾经有赤桑桥、门仲桥、格桑桥、顿觉桥、“夺桑”(石桥)等六七座大小桥梁,方便市民出行。一地处城外的堆龙赤桑桥原本是一座木便桥,是拉萨通往后藏的必经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