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飞 《当代贵州》2013,(16):15-17
威宁中水考古,2005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水遗址群的文化序列,基本上反映了黔西北滇东北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威宁中水因为重要而丰富的考古发现,与赫章可乐、普安青山一起,被誉为贵州夜郎考古的三大重镇。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该地区展开过近10次的考古调查,进行了3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10余处  相似文献   
2.
山布 《侨园》2012,(7):31
笔者的一位同事曾写出文章让我欣赏,其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语句:“寻遍世界上最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云南元阳那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世界上再伟大的摄影师,如果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梯田拍照,都会感觉自己的水平‘穷尽了’.如果今生不到元阳去看看,上帝也会替你感到惋惜和难过!”上个月,笔者有幸与同仁去了趟云南,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3.
正"秋风又起秋叶飞,稻鸭米香引客来。金花捧出美味多,共享壮家好生活。"山歌传情的寒冬时节,中越边境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贵平村板贵屯"唱响"一年一度的"稻香节",众多游客前往参加传统美食制作、中越界碑游、"长衣壮"山歌比赛、乡村女能人割稻谷比赛等活动,村子里山歌此起彼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少女宾还穿上"长衣壮"裙饰,过了一把壮家"金花"瘾。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稻鸭米"品尝会——村民用自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27日,由农业部、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14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采用收割机全田实割法,对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百梁桥村种粮大户许跃进的高产创建百亩方"甬优12"超级稻进行测产验收,结果该单季晚稻创下了最高亩产1014.3公斤的新纪录,同时,百亩方平均亩产达963.65公斤,也创下中国超级稻平均亩产新纪录。专家评价说,单产突破1000公斤,是人类稻作史上一个伟大的产量,对保障我  相似文献   
5.
缅甸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居于首要地位。目前,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农业部门占64.2%,农业产值在生产部门(按:不包括交通运输)的总产值中约占55%,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60%以上。缅甸是世界上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以种植单一作物稻谷为主,在全国2,500多万英亩播种面积中,稻田约占51%,其他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均不大。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缅甸农业陷于停滞和倒退。近几年,缅甸政府大抓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缅甸农业为什么经历了十几年的低潮时期?它是怎样取得复兴的,其成就如何?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雨涝灾害对长江中下游稻谷产量的影响宋连春,黄朝迎,王凌(国家气象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处我国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包括湖南、湖北、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及安徽等六省一市,耕地面积2011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1%,年粮食产量14298万吨,占...  相似文献   
7.
从过去年货紧俏,到现在品种齐全;从猪牛羊鸡鸭鹅海鲜,到绿色蔬菜有机稻谷;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奢华;从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期待。上海人的"年货清单",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秋日的阳光洒在川南大地上,一个个新型农民聚居院落干净卫生,金灿灿的稻谷晾晒井然有序,处处是安宁祥和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政策法规     
《时事报告》2012,(3):6-6
国家提高201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2012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经国务院批准,2012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18元、18元和12元。  相似文献   
10.
高价买的稻谷种子,辛勤劳作了几个月,临到收获季节,稻谷却无法抽穗,造成数百亩良田绝收。一起坑农案件的查处,印证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的必要性。"绝收啊!这些挨千刀的!"69岁的周大爷长叹一声,这位四川省达县江陵镇的老农民,用自己满是老茧、粗糙干裂的手,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周大爷告诉办案民警,他种了一辈子地,从来没遇过这种事:高价买的稻谷种子,辛勤劳作了几个月,临到收获季节,稻谷却无法抽穗,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