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笔者查阅清代以来的《涂氏宗谱》等原始档案,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教授、译审涂光楠与著名作家涂光群,他们给我讲述了涂氏一家三代的奇人、奇事、奇闻:从清末到新中国60年,走出了末代翰林、台湾首位起义"大使"、享誉国际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杰出贡献奖"得主……  相似文献   
2.
生平介绍 1909年9月15日生于宁波。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举行的第八届国际遁传学大会上当选为国际遗传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当连中国科学院院士,井相继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相似文献   
3.
汪品先同志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他长期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与古海洋学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两百余篇,专著及论文集十余种,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  相似文献   
4.
王选,江苏无锡人,1937年2月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5.
杨飞 《党课》2013,(6):77-79
王选(1937—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0,(7):54-55
黄伯云,作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炭,炭飞机刹车片的发明者,最近非常地忙,“今年一出节就开两会,所以过年也没有怎么休息。”黄院士说他有“三急”。  相似文献   
7.
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20日,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96岁的曾呈奎教授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终身的海洋科学研究,离开了他的同事、学生和亲人。  相似文献   
9.
刘目卿 《湘潮》2006,(3):24-27
在计算机运算能力方面,很长一段时间,落后的东方根本不能与发达的西方抗衡。但近年来,中国赶超西方的步伐加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带领“曙光”科技斗士奋起直追,经历了从“曙光一号”到“曙光4000A”的艰难过程。短短1  相似文献   
10.
焦点人物     
《时事资料手册》2007,(1):86-88
邹承鲁2006年11月23日.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在京逝世,享年83岁。邹承鲁1923年生于山东青岛.曾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他被誉为中国生物化学界的泰斗,他于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主要贡献者成功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他对呼吸链酶系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晚年.他为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不遗余力,他在网上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