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5):F0002-F0002
武力,1956年生,中共党员。曾当过农民和工人。少喜文史,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即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4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硕士毕业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从事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重点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邵鸿,1957年11月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南昌大学副校长,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和中国军事历史研究,并致力于江西经济史和旅游业的研究,承担和参加了多项课题研究.出版专著和合著6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江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项平 《学习导报》2012,(3):21-21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一路走来,创造了"三个十年"连续增长的奇迹。纵观近现代世界经济史,能继续走好"第四个十年"的经济体,几乎还没有。中国能否迈过这个坎,创造新的发展奇迹?2012年的中国能否续写成功,给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世界在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4.
奢侈与节俭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居于正统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形成理论,这一理论将发展的动因归结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其暗含的假定则是在资本主义节俭精神的指引下,个人的节俭生活方式是储蓄形成的关键。对这一理论提出挑战的是德国经济学家桑巴特,他在其博士论文《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人们对奢侈的向往和追求是本源的经济发展的动力。桑巴特后来把这一观点拓展到他得以成名的巨著《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中,在经济史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范习中  谈智 《求索》2012,(2):255-257
房捐一般以城镇房屋为课征对象。民国时期对城市或较大城镇的房屋征收房捐。由于各地房捐的名称、征收范围、捐率、免捐规定、罚则各不相同,1941年财政部《房捐征收通则》对房捐的名称、征收范围、捐率、免捐规定、罚则等做了较为统一的规定,但此后由于房捐法令更改频繁,各地无所适从,加上民国期间战乱频发,政局动荡,各地情况纷繁复杂,所以房捐征收仍未做到统一,所征房捐捐额有限。  相似文献   
6.
《党史博采》2011,(3):F0002-F0002
胜芳,这颗镶嵌在冀东大地上的明珠,始建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周明月 《世纪桥》2015,(2):89-90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其核心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改革。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也必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成功实现了由"大一统"银行体制向现代金融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本文以中国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保险业作为体制改革的缩影,展示了其从无到有,曲折前进,解放思想并赢得新的生机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近30年内取得了年均9%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的收益惠及广大民众,数以亿计的人民摆脱了贫困。这是世界经济史上没有前例的成就。中国政府在管理增长的过程中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不拘一格的政策。如果中国能够在未来20年内继续维持这种高增长,中国将注定成长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但是,大国崛起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今的发达国家在崛起之时,都是靠对外殖民起家的,一则掠夺资源,二则抢占市场。资源和市场,实则是制度之外,决定经济体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当今的国际局势,以及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天…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一定威慑力。建国60年来,我们国家能有几十年的安全,不能不说是享受了三线建设的好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30年间,中国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30年间,张家港市由"苏南的苏北"发展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三;30年间,在中共张家港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稳定、振奋、开拓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