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4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意产业的中国之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扬 《小康》2006,(2):48-50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韩国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日本喊出了“创意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如今,刚刚开始播种的中国“创意产业基地”,能否收获创意的硕果?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人爱生活于互联网",全球化""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两极怪异:一极是自200年孔子学院风靡全球以来,中国文化凭借历史传统优势"继续登陆全球",使美国人惊叹"没有什么比中国文化更重要"(汤姆·沃特金斯)。另一极是以美国硅谷芯片、好莱坞大片、麦当劳薯片等"三片"为代表的强势文化消费冲击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本土文化立场的动摇,洋节洋俗的大行其势……  相似文献   
3.
冯秀民 《新民周刊》2012,(39):59-61
美国硅谷是一个盛产天才和奇葩的地方,二十几岁的年纪却拥有上亿身家的比比皆是。IT男一朝逆袭,成就翻天。美国硅谷是一个盛产天才和奇葩的地方。在这里,耶鲁毕业的医科高材生化身网站CEO,设计过厕所座椅的设计师成为了租赁网站的鼻祖,组过乐团玩过摇滚的音乐小子挖掘了"互联网的下一座金矿"。这里汇集了全世界最鲜活的头脑、最蓬勃...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纵横》2000,(4):55-55
一群急于谈婚论嫁的美国女性去加州硅谷寻找浪漫,她们中有的人或许能在那里遇到合适的男友,而那人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比尔·盖茨”.由拥有4万名会员的单身俱乐部牵线,不久前举办了这次大型交友活动,即使参加这一活动的女性找不到男友,该俱乐部也不会让她们空手而归,她们都得到一笔可观的“慰劳金”.长久以来,硅谷男士的形象一直不太佳.尽管他们个个绝顶聪明,以电脑创业积累了数百万美元的家产,但这些硅谷奇才却几乎都被视为怪人.在外人眼里,他们不懂生活,个个都是工作狂,一天到晚与电脑为伴,每天靠吃廉价快餐过活,晚上睡在办公室,而且穿着也从  相似文献   
5.
李魁 《政策瞭望》2014,(7):38-41
在全球产业布局版图上,产业集聚成为风靡当下的产业演进趋势,自美国硅谷等开创产业集聚先河以来,国内像河北、浙江、河南等地纷纷兴起产业集聚区建设浪潮。产业集聚区建设,实质是打造区域增长极,强化产业集聚“磁场引力”,集聚高端要素、集聚高端产业、集聚比较优势,打造集聚高地。纵观全球,成功的集聚区一定是遵循集聚规律,注重生产链供应链集成耦合。注重协同创新内生催化,注重产城融合双轮驱动.通过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功能集成做强内核,从而构筑起强大而持久的根植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使高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863计划"实施两年后,政府开始以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为大量技术企业提供了更优惠的发展政策和投融资环境,聚集人才、资金、技术,发展高技术产业。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已经从制造业阶段进入到创新阶段,创新最大限度地聚集着资本和资源,在这一趋势下,中国的科技公司不再模仿和跟随别国的新技术,而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硅谷风险资本投资的首选国外市场。2008-2011年4年间,中关村当年  相似文献   
7.
官锡强 《当代广西》2014,(22):51-51
正产业园区与经济实体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它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通过建设各类经济园区来推动产业发展,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中国台湾新竹等一批国际知名的产业园区成为各地效仿的榜样。当前,产业园区面临很多挑战,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取胜,产业园区就要从服务型政府角度出发,大力推进产业园区由行政主体向经济实体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简政放  相似文献   
8.
美国硅谷信息人才短缺 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最新调查,硅谷一带人才短缺比例高达10%,估计有34.6万个职位空缺。今年美国各行各业创造了160万个技术岗位,但有大约一半的岗位空缺。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行业的人才却供过于求。1997年美国新毕业的英语博士失业率达8.8%,政治学博士失业率达7%。  相似文献   
9.
雷诺是美国硅谷一家小型软件公司的老板,很有远见卓识。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认识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于人才,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是人才。身处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新的科技手段应用得频繁而且迅速,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4,(8):15-16
正提出将美国加州"一分为六"的蒂姆·德雷珀是美国硅谷的一位知名风险资本家、位于美国加州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德丰杰网络创始人。翻阅德雷珀的人生履历,不难看出他自始至终没有远离过风险投资事业。与此同时,德雷珀的家族历史更为其事业的发展书写下一抹神秘的色彩。一切皆有可能德雷珀曾坦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想做的事就是进入风险投资行业。"最终,他以进入这一行业的行动证明"一切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