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勇鸿 《前进》2006,(7):33-34
山西是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也是生态脆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解决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把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5,(Z1):28-36
晋政办发〔2015〕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属国有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31号)精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常住人口1407万,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现有中科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31家研究机构,在校的大学生超过50万人,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基地和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基地。成都市直接开通24条航线,被世界旅游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  相似文献   
4.
于振海  吕晓宇 《先锋队》2014,(32):16-18
立足能源领域深层次矛盾问题,深化煤电体制改革,打造煤炭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点亮全国一半的灯,烧热华北一半的炕。”作为中国重要能源基地,60多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40多亿吨,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国际国内能源供求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间“石油战争”“页岩气革命”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同舟共进》2011,(11):85
梅县荷树园电厂简介梅县荷树园电厂是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宝丽华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发电厂,是宝新能源两大能源基地之一的资源综合利用洁净煤燃烧技术发电基地。作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模式为核心,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按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论坛》2009,(7):I0004-I0004
中共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提出了把永胜建设成云南省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和滇西北水电能源基地四大目标,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固基、特色工业支撑、水能产业致富、教育科技振兴、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的构想,不断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周洁 《前进》2008,(10):13-16,2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煤炭工业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发展,用30年的时间,使山西省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从1978到2007年,山西共生产煤炭82.4亿吨,是改革开放前28年的7.44倍,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累计外调煤炭58.6亿吨,是改革开放前28年的7.4倍,占全国省际间净调出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8.
吕晓宇 《先锋队》2012,(29):8-10
近年来,山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加快转型,实施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发展循环经济、煤炭资源整合和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等战略措施,产业转型、社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黑色山西"正在改变,绿色和蓝天开始成为主色调。在"煤都"大同市大秦铁路始发站,一辆辆重载列车装载着煤炭运往秦皇岛。山西每年有4亿多吨煤炭通过大秦铁路运往东部地区。在山西13万公里的公路上,还有30多万辆货车源源不断地  相似文献   
9.
李盈 《当代贵州》2009,(20):52-53
“开发乌江流域,振兴贵州经济”,乌江水电开发公司所进行的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是中国第一次水电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重山环绕、江河逶迤的贵州,因为乌江终于开始打破“水资源大省。而不是水利大省”的魔咒,在国家水利开发的版图上有了自己的席位。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10,(7):5-7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是云贵大型煤炭基地的主体,也是国家规划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重要省份。据贵州省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尽管受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影响,全省煤炭工业总产值仍达到508亿元,同比增长59.7%,煤炭税费超过46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