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38篇
中国共产党   448篇
中国政治   997篇
政治理论   185篇
综合类   3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冯晓云  邹瑾 《中国减灾》1998,8(3):28-31
1引言1997年夏季,山东省普遍持续高温酷热,使能源消耗、用水量大增,使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应增多;高温加速蒸发,使干旱加剧,影响农业生产,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高温却给有关商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客观地了解高温状况,本...  相似文献   
4.
将信息化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现代化价值标准的一场深刻变革,可以为国家及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供评价基准和量化依据,体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开放态度、统筹规划的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思想发动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天勇撰文认为,2004年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11.45%。在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指标中是表现最差的一项。宏观调控应当以民为本。将扩大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西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部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西部城市的特点,结合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提出西部城市竞争力由经济实力、政府管理力、学习力、环境力、生产力、资本力、影响力和文化力构成。强调对西部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应在公认性、特殊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层次性的原则指导下,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揭示了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统战工作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操作性较强的统战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深化持续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最近,《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杭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200个城市(包括港澳台地区)中排名第11位,在中国大陆城市的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列第5位。从8个分项竞争力指标来看,杭州的人才本体竞争力、产业本体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公共部门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等指标在200城市中排名都在前20名内。其中,创新环境竞争力在中国大陆城市中排名第10位,略低于经济总量的排名,说明杭州在创新环境上还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一)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5):78-79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人在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工作和活动的情况下,伴随着肌体生理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因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心理疲劳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对于产生心理疲劳的人,轻者出现厌恶、逃避工作、学习、生活的症状,重者还可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诸如开始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的改变。产生心理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高度的竞争性,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害怕在竞争中失败,由此导致了心理的紧张与疲劳。此外,繁杂的信息轰击、住房拥挤、噪音、工作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到挫折等,也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