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趣樱花谷     
成兵 《支部生活》2005,(7):37-37
腾冲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热气腾腾的热海温泉,并未沉寂的座座火山,神秘莫测的片片湿地,已经让人流连忘返;更有那和顺人家崇尚读书的乡村图书馆,哺育革命哲学家艾思奇的山山水水,当年抗击日寇收复腾冲血洒边关将士忠骨安息之地的国殇墓园,则让人驻足沉思,顿生缅怀之情;而侨眷之乡、珠宝之乡、美食天堂等美誉,更让人凭添几分乐趣、几许游兴。  相似文献   
2.
腾冲火山公园,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赵先生一家三口游兴正浓。带家人到腾冲旅游的想法,赵先生几年前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时间。“现在有了西安直飞腾冲的航班,这个梦想才得以实现。一下飞机,我们就直接赶到这里,明天计划去和顺古镇看看,后天去热海体验一下温泉就飞回去,往返也就三四天。”近年来,作为旅游大省,云南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周军 《党史纵览》2014,(10):37-41
2014年6月12日。云南腾冲。清晨时分,初升的太阳照耀着这座边疆县城。一片安宁平静。“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公祭活动在此隆重举行。为纪念在抗战时期腾冲之战中阵亡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而修建的国殇墓园内。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高3.99米的《中国远征军》雕像。这座雕像再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远征军青年战士以树叶为伪装、头戴钢盔、手持步枪、脚穿自编草鞋。坚定威武的形象。随着载有英烈遗骸的灵车缓缓驶来,各界人士及当地民众肃立道路两旁。迎接久别祖国的中国远征军部分阵亡将士——  相似文献   
4.
姜婉秋  沈德坤 《前沿》2013,(10):174-175
皮影作为民间造型艺术的瑰宝,其自身所具有的高度艺术性与技术性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本文主要将云南腾冲与河南桐柏皮影的艺术形式进行对比研究,以突显南北皮影艺术共性与个性相交融的美学魅力,对继承创新地域性文化产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2,(10):F0002-F0002
<正>9月15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在云南腾冲召开部分省(区)民政和社会福利政策务虚会,来自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山东、河北等省的厅领导、政策法规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从不  相似文献   
6.
在腾冲行走     
阿蛮 《公民导刊》2013,(3):54-55
行走在腾冲的各个景点,此时彩云之北万里之遥的塞外,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腾冲的隆冬季节也就这样万里无云月正中的样子,即使早晚温差很大,却依然让人不觉得寒风的凛冽和严冬的肃杀。这里有九十多座火山数以万计的温泉眼,百分之七十覆盖面积的森林植被,昼暖夜凉一日可阅尽春夏秋冬。我们在腾冲的日子,正是白果树叶黄飘飞之时。到达白果村,眼见这里一片碧云天黄叶地。高原的阳光坦荡如砥,难怪当地人的脸上都绚烂着两朵高原红呢!有几百年树龄的白果树峨冠博带,黄叶在艳  相似文献   
7.
美军第75游骑兵团是支王牌特种部队,其军服的臂章上,有一个青天白日圆徽,这是70年前中国国民党军队的军徽。原来,这支部队前身是二战时(1943年)美国组建的一支2900人的特种部队。由于要与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区联合作战,该部队队徽加上了当时中国国民党军队的青天白日军徽。  相似文献   
8.
正8月7日至13日,由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台港澳部联合主办的"追忆中国远征军"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在云南举行。7天时间里,两岸四地23家媒体的32名记者踏着中国远征军的足迹,从腾冲启程,途经龙陵、瑞丽、楚雄、昆明,参观战场遗址,拜谒英雄墓园,访问健在老兵,重温中国远征军的峥嵘岁月,深情缅怀在滇西腾冲那片热土上为国捐躯的先烈英灵。腾冲镌刻两岸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8月7日,"追忆中国远征军"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在云南腾冲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叶克冬指出,两岸记者联合  相似文献   
9.
冯临渤 《黄埔》2006,(6):62-63
2006年3月,我们从北京驾车来到了南疆边陲腾冲腾冲位于滇西神秘雄奇的高黎贡山边。东近怒江天险,西与缅甸毗邻。早在公元三、四世纪,就因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商人前往西亚、南亚和东南亚的要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朝廷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问题。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和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中国国情的显著特征,“瑷珲—腾冲线”是标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性的“基本国情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直面发展“不平衡”以及由“不平衡”引发并加剧的“不充分”两大问题。“瑷珲—腾冲线”两侧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倒置与错配,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瓶颈。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根本之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瑷珲—腾冲线”沿线区域客观上也具备了延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和资源,具备形成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第二波”的潜在条件。集中力量开发“瑷珲—腾冲线”沿线区域应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