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35篇
工人农民   73篇
世界政治   2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8篇
法律   571篇
中国共产党   2107篇
中国政治   3627篇
政治理论   680篇
综合类   9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927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753篇
  2008年   734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21):94-94
北京人艺的元老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共和国“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先生近日以95岁高龄辞世,令人怀念不已。蓝天野先生一生,主演、导演过《茶馆》《蔡文姬》《渴望》《封神榜》等众多舞台剧、影视片,其演技被誉为“在舞台上流露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一生中最钟爱的却是国画,而且造诣颇深,还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的高材生,与李苦禅、许麟庐、黄永玉等许多丹青大家有缘,特别是他与海派画坛大师程十发的君子交、翰墨缘,堪称佳话。  相似文献   
2.
罗红杰 《理论导刊》2020,(5):102-106
客观事实与主观情绪的错位、技术赋权与资本逻辑的合谋、话语泄愤与情感抗争的弥合是"后真相"现象的生成原因。"后真相"所表征的虚假事实、集体无意识、理性坍塌等多重症候助长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强势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迅速蔓延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的潜滋暗长。针对"后真相"视域下滋生的多元社会思潮,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其进行科学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价值引导;关注个人切实利益、对公众情绪进行情感疏导;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对其进行合理规导,方可保障网络空间健康清朗、主流价值观念广泛弘扬。  相似文献   
3.
基于近代中国社会现实所产生的民族复兴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是近代中国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掣肘、渗透,不断发展。民族复兴思潮一定程度上激发、推动了"中国化"观念的形成,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在"民族"观念的新、旧之辨中继续成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民族解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文良 《党课》2020,(3):102-103
灯谜,亦称谜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课间开眼界统文化中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说起灯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时期,这种歌谣演变发展为“廋辞”“隐语”。  相似文献   
5.
许蓉 《群众》2006,(2):59-59
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经典艺术形式该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自己的定位?考察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当前的演出状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经典艺术在“展示传统”与“感召现代”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然杂陈。五花八门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竞相登场。最终又都昙花一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传入中国不久的马克思主义,很快以其科学真理性,在同各种思潮的争鸣交锋中,站到了社会思想大潮的前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到这面旗帜下,指导中国革命不断打开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团队精神     
《新东方》2006,(6):33-33
团队就是一群拥有互补技能的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达到目的,并固守相互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大型文化专题片《三江源》是一部以宏阔的视角、完整的形式和厚重的内容解释三江源的文化专题片。它展示给观众的是一轴色彩斑斓而又层次密致的人文长卷,不仅是一座活动着的历史民俗博物馆.更是一部大气磅礴的江河组歌.是一部审视人类自身行为和发展方向的启示录。该片在中央电视台和青海电视台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而其中文彩绚丽、雄健激昂的解说词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满足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同时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关注三江源,了解和关注青海。本刊从这期起以每期一集的方式连续刊登《三江源〉解说词,以便干大家更深刻地感悟青海、感受地域文化的力量。也便于大家在欣赏之后收藏这一非常值得珍视的艺术成果。  相似文献   
9.
10.
典型莫走形     
善于抓典型,以点带面,这是一种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成功的领导者往往是发现、培养、运用典型的行家里手。真实的典型都能在工作中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对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领导者都舍得花时间、精力、财力培植典型。但是,我们也发现,这几年一些地方由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问题,在抓典型中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